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玉峰上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修行生活的想象。"关山去迢递"写出了路途遥远,暗示了离别的艰辛;"飞锡有谁同"则表达了对上人独行的关切,飞锡象征着僧人的轻装简行。"行苦三乘里,心开万法中"既描绘了上人在修行中的艰苦,也寓含了佛法的广大无边。
"定回云满榻,偈后月低空"通过描绘上人禅定时的景象,展现了修行生活的宁静与神秘,云满榻象征着心境的开阔,月低空则寓意智慧的高深。最后两句"相忆听钟磬,泠然度晓风"以听觉形象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想象他在远方寺庙中听着晨钟暮鼓,清风送来的意境,给人留下悠远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禅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