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沈都宪和韵(其二)

两脚东南万万峰,悠然云水一行踪。

地炉拨火常煨栗,岩谷锄云只种松。

睡过茅檐馀丈日,冲来风雪只蓑翁。

閒拈周易从头读,能跃能潜道是龙。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哲学的融合。诗人以“两脚东南万万峰”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山峰世界中,暗示了隐士行踪的自由与广阔。接着,“悠然云水一行踪”一句,进一步渲染出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

“地炉拨火常煨栗,岩谷锄云只种松”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地炉边的温暖与栗子的香气,岩谷间的劳作与松树的种植,都是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的体现。

“睡过茅檐馀丈日,冲来风雪只蓑翁”描绘了隐士在恶劣天气中的生活状态,但即使是在严寒的风雪中,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同穿着蓑衣的老翁,不畏艰难。

最后,“閒拈周易从头读,能跃能潜道是龙”表达了隐士对哲学的追求与理解,通过阅读《周易》这样的经典著作,他不仅在自然中找到了生活的智慧,更在内心深处寻得了自我超越的力量,仿佛能够像龙一样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哲学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马侍御思进

一回白简朝廷近,万里青云属望遥。

我老升沈须异地,公观南北自同条。

人间荣顾非英与,天上经纶到理料。

须听朝阳鸣凤鸟,却教次第感箫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其一)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水不安排。

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

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形式: 七言律诗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其二)

山色水光相上下,酒瓢诗卷日挨排。

早知长日不虚过,肯道吾生是倘来。

一点青天南极眇,全台白眼老夫开。

荷花菱叶无人管,留取襟裾次第裁。

形式: 七言律诗

赠萧恒实

千秋凤鸟来空舞,湖北湖南不断飞。

文彩我惊千仞表,交情君重一年违。

知无秋卷呈亲恨,喜有江鱼入馔肥。

赤壁矶将黄鹤景,月明收拾一囊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