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淳先所作的《和仲儿见梦诗五首》之一,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向来曾梦杀江干”,以梦境开始,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或激烈的事件发生于江边,引人遐想。接着,“谁信联翩凤羽残”一句,将梦境中的景象进一步深化,联翩的凤凰羽毛已残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对逝去之美的哀悼。
“万里烟云觇岁月,一年人物改衣冠”两句,运用了时空的广阔与人物的更迭,描绘出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宏大背景。万里烟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一年之间,人物的面貌与服饰也发生了改变,暗示了社会风貌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珠还合浦渊争媚,剑化延津斗亦寒”则通过珠归合浦、剑化延津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主题。珠归合浦,比喻失而复得的美好;剑化延津,则暗示了力量与冲突的消散。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也隐含了对人生起伏、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
最后,“胜具未论遗恨在,叹予白首泪难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尽管年岁已高,但心中的遗憾与不舍之情却难以平息,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凉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