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安接孟使君辞警策多矣复承遣诗追惠遂足度岭所赋梅还谢万一

坤元分气谓无间,南崖北崖才尺寸。

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气谓无颇。

南枝北枝能几何,春早春迟差尔多。

我来幸未全失策,南枝早退不留迹。

北枝晚出犹弄色,惊见北枝问南枝。

寒香羞受时辈知,随清风入孟郊诗。

诗之视梅类高致,孟之视诗浑细事。

至大至刚浩然气,其诗拔我尘埃馀。

其气充我情性初,吾自觉吾非故吾。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地的元气不分彼此,南北崖虽小却有天地之别。
寒冷与温暖之地相差半分,天乾的元气同样无明显界限。
南枝与北枝又能有多少差别,花开早晚带来的差异就更多。
我这次来访还算明智,南枝早早凋谢不留下痕迹。
北枝晚开还在展现色彩,我惊讶地向北枝询问南枝的消息。
它的香气羞于被同辈察觉,随清风飘进孟郊的诗篇。
在诗中,梅的形象显得高雅脱俗,而孟郊看作写诗只是小事。
他的诗充满浩然正气,如同一股清流,洗净我心中的尘埃。
这股气充实我的情感和本性,使我自觉已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注释

坤元:大地的元气。
无间:不分彼此。
南崖:南方的崖壁。
尺寸:微小的距离。
乾元:天乾的元气。
无颇:没有明显界限。
几何:多少。
差尔多:相差很大。
全失策:完全失误。
不留迹:不留下痕迹。
晚出:晚开花。
弄色:展现色彩。
寒香:清冷的香气。
时辈:同辈。
孟郊诗:孟郊的诗篇。
浑细事:小事。
拔我尘埃:洗净我心中的尘埃。
充我情性:充实我的情感。
初:初始。
非故吾: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鉴赏

这首宋诗《过南安接孟使君辞警策多矣复承遣诗追惠遂足度岭所赋梅还谢万一》是曾丰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南崖北崖梅树的描绘,展现了季节差异带来的花期早晚,以及南枝与北枝的不同命运。"坤元分气谓无间"和"乾元分气谓无颇"暗示了天地间的微妙变化,而"南枝早退不留迹"和"北枝晚出犹弄色"则象征着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诗人以梅自比,赞赏孟使君的诗歌清新高雅,如同寒梅的香气,不为世俗所知,却能被孟郊这样的诗家捕捉并赞美。"诗之视梅类高致,孟之视诗浑细事"表达了诗人对孟使君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诗作具有大气磅礴、刚正不阿的特质,能洗涤自己的心灵,提升个人情操。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在孟使君的影响下,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吾自觉吾非故吾",表明他通过诗歌交流,找到了自我提升的新境界。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优美,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理。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滕吊秦

浔流容派两江口,中有一城大如斗。

埤堞砖抏土藉隍,楼台瓦溃泥漫霤。

入言淮海初到时,江献其清山献奇。

彼私得之既以去,今幸存者皆其遗。

古藤阴下非眠处,肆言成谶终还悟。

末祸休冤黄绶欺,初谋已被儒冠误。

眉山处丧与得坎,朱崖儋耳全吾身。

孰知淮海造三昧,犹与眉山隔一尘。

形式: 古风

余以檄出机宜陈伯英先往西津候别舟行风作才前辄退竟为江隔遂呼酒自饮

我出公追送,公贤我急亲。

文拘犹得说,风阻不由人。

一厅河为祟,时乎酒作春。

相为酬酢礼,方象是嘉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余蓄石屏风十游稚宜喜而求之辄遗其一侑以五绝(其三)

太行王屋两嵯峨,移置石间痕未磨。

指似行人无识者,化身吾恐是夸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免解进士应致远过晋康见谓以上文字而忤权要听读藤州十馀年得旨自便赋诗赠行

钱塘江涌千万奇,收为词气吞虹蜺,敢与九关虎豹违。

蜂芒虿刺攒一时,或疑宜州城上人不归。

桂林山罗千万怪,收为诗胆吞渤澥,敢与九疑魑魅对。

瘴雨蛮烟鏖十载,谁料儋州海上人犹在。

一尊三酹古藤阴,少游陈矣君日新。

还过韶石闻舜琴,混融奇怪入古音。

韩子老来潮阳归后固自文章功更深,何当道德终不负初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