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的《南村杂赋十首》中的第四首,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点滴。首句“编图从入甲”可能指的是农人绘制地图或农事图表,为耕作做准备;“养子虑添丁”则表达了对家族人口增殖的期盼和担忧。
接下来,“阁笔焚三策”暗示了诗人放下文墨,转而从事农事,可能是放弃了某种计划或文书;“携锄带一经”则形象地写出他带着农具和儒家经典,试图在劳作中保持精神的修养。
“语多邻叟醉”描绘了诗人与乡邻交流的情景,他们的交谈可能让邻家老者都听得如痴如醉;“妖胜里巫灵”则以幽默的方式,说村里的迷信活动甚至不如诗人的言谈有趣。
最后两句“俗薄何须较,柴门尽日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风气的淡然态度,他认为无需过于计较世间的浮躁,只要能在简朴的生活中自得其乐,柴门深锁,便是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淳朴乡风的向往,以及对人情世故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