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采芳仍漱洁,散策到来迟。
客坐自相语,僧禅了不知。
疏风潜入户,暗水细鸣池。
小作石床梦,梦中还觅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寺庙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采芳仍漱洁,散策到来迟",开篇两句表明诗人在采集花草之际,不经意间天色已晚,他悠闲地拿着竹杖缓缓行走,显得有些许迟疑和从容。这里的“采芳”可能指的是采撷野花或是品尝山林中的清芬,而“漱洁”则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洗涤。
"客坐自相语,僧禅了不知",诗人到达寺庙后,与朋友们围坐在一起,交谈着各自的故事。而在一旁的僧侣,则已经进入了禅定状态,对于周遭的一切都不再过问。这两句突出了诗人与自然、与他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疏风潜入户,暗水细鸣池",随后几句则是对寺庙周遭环境的描绘。微风悄然而至,穿过门户;而那隐秘的水声在池中轻轻作响。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捕捉,营造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
"小作石床梦,梦中还觅诗",末了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抒写。在这山林寺庙里,他躺在石头制成的床上进入梦乡,连梦境中也仍旧是在寻觅着诗意。这表明诗人与诗歌之间不分离,即便是在无意识的梦中,也还在追求那份艺术的愉悦和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寺庙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宁静、超脱的心境,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不详
已是吴门变姓名,后来谁更识先生。
一抔汉土丹墟在,万古闽山剑气横。
步入白云秋石瘦,坐分黄叶午风清。
逃奴不返松门静,隔水寒烟起暮城。
尝闻昔天孙,谪落人世间。
云霞入组织,机杼空留山。
朅来巧相逢,遗我锦绣端。
欲报乏绮语,再拜重捲还。
我有大布衣,可以禦岁寒。
仙舟等奡荡,万仞架云表。
木石浑莫分,风雨能不朽。
恐因尧年水,舣棹寄岩窦。
犹胜夜壑藏,有力莫负走。
奈何苦海深,忍袖慈航手。
我欲溯灵源,乘槎问牛斗。
青山解随人,远近互相对。
寒潭入陵谷,龙去知何处。
历历沙上石,群仙昔来会。
日暮一童归,横吹卧牛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