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至荒墩庵

流水桃花大士家,道人曾此泛星槎。

白牛塘上閒吹笛,归去儿童日已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再次访问荒墩庵时所见的景致与心境。

首句“流水桃花大士家”,以“流水”和“桃花”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充满生机的氛围。“大士家”则暗示了庵堂的所在,为后续的描述埋下伏笔。这里的“大士”既可理解为对庵堂的尊称,也可暗指居住于此的高僧或修行者,增添了神秘与敬仰之感。

次句“道人曾此泛星槎”,点明了庵堂的历史与过往,通过“道人”这一角色的引入,使得场景更加生动,仿佛让人感受到庵堂曾经的繁华与故事。同时,“泛星槎”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道人生活的闲适与超脱,也暗示了庵堂与星辰大海之间的某种联系,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第三句“白牛塘上閒吹笛”,进一步描绘了庵堂周围的环境与生活状态。白牛塘上的悠闲笛声,不仅展现了庵堂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美好。

最后一句“归去儿童日已斜”,以“归去”二字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庵堂生活的一种留恋与不舍。随着日暮的降临,儿童们开始回家,这既是时间的流转,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一句,诗人的情感得以升华,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之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庵堂及其周围环境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在此所体验到的心境变化,是一首富有深意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3)

真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僧人。晚号紫柏大师。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

  • 字:达观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
  • 生卒年:1543~1603

相关古诗词

山阴道中

兰舸逐江开,秋深勾践台。

探奇从竹箭,即事坐莓苔。

白雁行行急,丹枫树树摧。

霞标望不极,疑是赤城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同吴公治明府沈孺真沈稚圭沈伯龙李莫胜郭张虚诸丈结社大雅山堂得书字

竹掩西园引鹿车,傍城丘壑混樵鱼。

霜芜半入林堂屐,风箨时侵石几书。

白社多情高士驾,青山无恙野人居。

不缘湖海成嘉会,那得骊珠薄紫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别友

昨逢山寺中,今送清溪口。

山水无别颜,行人自分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九日登东林山沈东老遇仙处

贝锦峰登九日中,孤村小寺有淳风。

长歌欲问当年事,回首斜阳满树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