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俄惊节序临冬月”,以“俄”字表现出时间的突然与季节变换的快速,让人感受到冬的到来。接着,“禾黍低低傍水稠”描绘了田间作物在水边生长的景象,低矮的禾黍与水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午夜漏残灯焰小,铜盘风细篆香浮”两句,通过深夜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冬夜的寂静与寒冷。漏壶滴答声稀,灯光微弱,铜盘中燃起的香随风轻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寒威渐觉生台馆,疏草何妨载竹篝”则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自然界的反应。寒气逐渐弥漫至台馆,稀疏的草木似乎也适应了这寒冷的季节,与竹篝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适应性。
最后,“勒马山前回首望,蓟门烟雨正堪愁”表达了诗人站在山前回望时的心情。面对即将到来的烟雨天气,诗人感到一丝愁绪,可能是对未来的忧虑或是对过往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变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