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京乐

竟无计。作个乡农,荷笠归大理。

叹彩云春散,爱晴一草,潘安才费。耿使星天际。

渝州四月千花委。为杜宇,穿了望眼,铜仙铅泪。

甚巴云底。又扁舟东下,蒲团面壁。从今消尽世味。

生生誓撇残书,补陀山、自挑行李。

问何年、仍挂衲峨眉,淘滩灌水。

自失潜庵约,南天何限心悴。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赵熙在晚清时期所作的《还京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以“竟无计”开篇,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他渴望回归田园,做一个简朴的农夫,戴着斗笠回到大理(可能指大理国或诗人内心向往的宁静之地)。诗人感叹春天的美好如彩云般短暂,欣赏着晴日里的一草一木,如同潘安(西晋美男子)般欣赏自然之美。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星空,提及耿使星(可能指星辰或某位官员),并描绘了渝州四月繁花凋零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他对杜宇鸟(传说中的哀鸟)发出疑问,是否能穿透他的视线,看到铜仙(可能指铜铸的仙人像)上落下的铅泪,寓意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哀愁。

诗人乘舟东下,选择静修生活,决心摒弃尘世的纷扰,发誓远离书籍,只身前往补陀山修行。他询问自己何时能再次在峨眉山挂单修行,过着简朴的生活,仿佛在淘滩灌水中洗涤心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失去潜庵(可能指隐居之处)约定的遗憾,以及南天之下无尽的心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世界的无奈。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侧犯.唐池,清真韵

数花衬叶,小风活了红儿靓。香定。

幻弄玉施朱照妆镜。新蝉抱树响,雨歇苔生径。

波静。浑印出、湖州万竿影。刘兼句里,绿水唐年莹。

闲自省。几朝人、池上认家令。半箔清风,老来梦迥。

烟暝落日,一瓯龙井。

形式:

倾杯乐.用耆卿韵寄锦城

蜗角军声,鸿毛民命,龟城旧邻犀浦。

伤心是二三,耆老大劫荒荒,几时快聚。

问天公、何忍将人折磨,祸水又横江,与鸥为侣。

半月风影,频吹火云兼怪雨。想旧京,初年光绪。

尚万方无尘,村农多吉语。如今者般,送老崦嵫去。

将此恨谁诉。劳天外双玉清词,殷勤鱼素。

流光且醉凭飞羽。

形式:

庆宫春.知休庵避新都,室庐未毁,既哀且慰

重叠兵荒,苍茫天问,剩君矮屋如舟。

青眼高歌,赤眉新史,举家儿女蓬头。

桂湖招隐,又归路、西风送秋。

故乡无梦,门外湘漓,一样横流。崔杨转转恩雠。

唐家此例,蜀局谁收。

刀上生涯,火边尸气,一城鲍照新愁。

休休居士,幸历劫、休庵未休。

此身何托,南北争椿,蛋壳神州。

形式:

采绿吟

水活鱼先喜,弄影藕叶东西。

寻仙入梦,饮香疑雨,消醉成诗。

此心凉欲化,龟巢里。万花举国红璃。

美人兮,湘江浦,亭亭清露怨谁。

烟筱四围秋,书帘动,时闻娇鸟声脆。

晚色忽筛金,漏一径苔衣。

待西风吹老蘋洲,何人谱,渔笛旧年题。

狂呼酒,明月在天,亲酌少微。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