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河南下水曾波,吴楚青山枕上过。
行到浔阳江口望,应怜秋色故园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张洪阳学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长河南下水曾波”,以“长河”开篇,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一条延绵不绝的大河边,河水波光粼粼,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旅程,前往南方。次句“吴楚青山枕上过”,将视线转向远方,青山连绵,仿佛是友人即将穿越的山脉,隐喻着旅途的遥远和艰难。这两句通过“水”与“山”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含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第三句“行到浔阳江口望”,进一步聚焦于友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浔阳江口,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转折点,也是情感上的交汇处。友人在此停留,回望来时路,心中涌起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应怜秋色故园多”,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感受到家乡的秋色之美,以此慰藉离别之苦,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明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秋风湖上鳜鱼肥,明月扁舟兴欲飞。
蕙带从来浑未改,江猿应识主人归。
笑遣麒麟阁上名,閒居聊得赋西征。
只愁拈出金瓯字,夜鹤山中梦又惊。
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
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斋心自捧玉函经,永日焚香坐小亭。
隐几萧然秋似水,不知江上几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