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理斋挽诗(其一)

巴江万古自流东,黯淡江头夜夜风。

筹饷曾输粮积阜,冲营犹吐气成虹。

邛须我友嗟从义,屡顾尔奴叹匪躬。

早晚洗兵银瓮出,忠魂凛凛太清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诗《常理斋挽诗(其一)》由清代诗人陈大文所作,通过对巴江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与永恒的氛围。首句“巴江万古自流东”以巴江之水永不停息,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接着“黯淡江头夜夜风”描绘出夜晚江边的凄凉景象,暗喻逝者的哀伤与孤独。

颔联“筹饷曾输粮积阜,冲营犹吐气成虹”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筹饷曾输粮积阜”描述了逝者生前为国家或事业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后一句“冲营犹吐气成虹”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逝者英勇无畏的精神,仿佛其生命之气化为彩虹,美丽而壮烈。

颈联“邛须我友嗟从义,屡顾尔奴叹匪躬”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这里“我友”与“尔奴”分别代表了不同身份的人对逝者的评价,前者强调其坚守道义,后者则感叹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尾联“早晚洗兵银瓮出,忠魂凛凛太清中”寄托了对逝者未来的期待与祝福。想象着未来有一天,逝者的精神将如同洗尽铅华的士兵一样,展现出其忠诚与高尚的灵魂,在清明的天地间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颂,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高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

陈大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常理斋挽诗(其二)

一官遂志在疆场,华表归来鹤梦长。

雨洗碧燐星燄冷,风吹白骨土花香。

蜀山峰起皆遗恨,辽海波平是故乡。

忠孝完人青史重,衣冠有墓仰崇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题常公殉节诗

为筹军饷逼群蛮,慷慨捐躯不避艰。

昔岭风云惊义胆,西充雨露泣慈颜。

雄才久冠青钱选,正气旋膺紫诰颁。

自是慰忠绵俎豆,花溪时见鹤飞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奉题常理斋年大兄大人殉节诗二首(其一)

玉帐河魁失上游,前军夜半大星投。

明知死地无生气,直决长围奋短矛。

马革身甘酬壮志,凤毛天与显贻谋。

武侯庙貌同千古,野老怀恩哭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题常理斋年大兄大人殉节诗二首(其二)

射策分符事事同,谈兵慷慨气如虹。

多君颈血真凝碧,嗟我匣刀徒殪戎。

猿鹤化时终有恨,鲸鲵戮后愧无功。

兼旬转战身犹在,青史垂名独逊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