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闻上人游庐山

三峡桥头水落深,袈裟春日此登临。

浮云不系空中迹,流水偏清世外心。

龙化喜蟠行处钵,猿吟惯续坐时琴。

香炉北接长江近,折苇行须度少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镒的《送闻上人游庐山》描绘了僧人闻上人游览庐山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句“三峡桥头水落深”,以三峡的壮丽背景引入,桥头水位低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次句“袈裟春日此登临”,点明时间是春日,僧人闻上人在此时节登临,袈裟随风飘扬,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浮云不系空中迹”一句,借浮云无根无系,比喻世间事物变幻莫测,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流水偏清世外心”则以清澈的流水象征僧人心境的纯净与超凡脱俗,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龙化喜蟠行处钵”描绘了龙化的景象,象征着变化与新生,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转变与成长。“猿吟惯续坐时琴”则通过猿猴的叫声与弹琴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僧人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香炉北接长江近,折苇行须度少林”两句,以香炉山与长江的连接,以及渡过少林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壮阔与僧人精神的坚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美的融合,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

杨镒(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徐氏野耕

寥寥箕颍邈千年,高士犹耕谷口田。

春陇落花双袖雨,野桥流水一犁烟。

未交聘币应难识,终卧茅庐亦自贤。

芝草琅玕深几尺,秋来移种白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凝翠楼

禅房高栋拂层霄,晴翠浮空孰可招。

帘幕倒遮斜日出,香烟细逐乱云飘。

翻经高处千函尽,挂衲閒时万虑消。

独倚阑干飞鸟外,一声残磬晚萧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柬南园隐者

垂老无家秪一身,翛然短褐住南园。

十年春色惟高枕,万事浮云秪闭门。

曲径水流通药圃,隔溪花落似桃源。

客来松下清风坐,除却煎茶更不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葛子熙游吴

布帆相续下东吴,海戌霜清万木疏。

两?朔风慈母线,一灯微雨故人书。

江天漠漠空闻雁,冰雪阴阴独脍鱼。

菽水三牲谁尽乐,绨袍相问意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