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张盛藻的《三游洞》描绘了作者深入山中探寻奇景的旅程。首句“探奇好怪入山行”展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对未知的向往,他步入深山,寻找那些奇特而引人入胜的景观。
“百尺悬岩万古撑”描绘了山势险峻,岩石高耸入云,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给人以壮观和震撼之感。接下来,“凿断云根成石路”写出了人们艰辛开辟出的山路,显示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和征服。
“飞来雨点杂泉声”则通过雨滴与泉水的声音,营造出山间湿润而宁静的氛围,增添了神秘感。诗人进一步描述:“阴崖昼静龙犹蛩”,即使在白天,阴暗的崖壁上仍有类似蝉鸣的声音,暗示着山中的生机与活力。
“仙洞春幽鼠不惊”描绘了春天洞穴内的幽深与静谧,连老鼠也因环境的宁静而不惊动,强化了洞穴的神秘和仙境般的特质。
最后两句“独立苍茫寻旧迹,远峰落日大江横”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广阔无垠的山野之中,回味和追寻过去的足迹,同时映入眼帘的是夕阳下的远峰和横亘的大江,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沉思。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