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矣何梁别,翻为送陇西。
胡天应误雁,汉地孰亡羝?
冰雪危孤胆,风云怯四蹄。
玉关虽咫尺,敢复望芝泥!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瓯行志慨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壮志豪情和对边关艰苦环境的深刻描绘。首句“行矣何梁别”以问句起笔,流露出离别的不舍与决心;“翻为送陇西”则暗示了诗人即将踏上前往边疆的征途。
接下来的两句“胡天应误雁,汉地孰亡羝”,通过“胡天”与“汉地”的对比,寓言大雁迷失方向,暗示自己在异域的孤独与困境,而“孰亡羝”则以羊群中失去领头羊的象征,表达出对故乡和战友的深深思念。
“冰雪危孤胆,风云怯四蹄”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恶劣环境,冰雪考验着诗人的勇气,风云使马蹄战栗,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的坚韧与勇气。
最后两句“玉关虽咫尺,敢复望芝泥”以“玉关”象征边关,虽近在咫尺,但诗人却不敢再期待返回故乡的路,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忧虑和坚守边疆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悲壮,又有边关生活的艰辛,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民族英雄的豪情壮志和忠诚报国之情。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柴桑杯酒寄东篱,种菊书成在义熙;
今日风光如昨否?殷勤且自把花枝。
尝言爱菊耐霜威,晚节都甘与世违;
只恐秋来容鬓改,几人插得满头归!
天寒万木尽悲秋,谁殿群芳斗未休?
寄与黄花应努力,须知摇落有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