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十刹海。一畦晚稻,昔之荷荡也

镜波澄碧,浸宫墙倒影,斜阳红妩。

夹岸垂杨青未了,隐约藏春深坞。

画鹢朝飞,珠帘暮卷,阅遍阴晴雨。

湖山无恙,经行犹记前度。

此地十里荷花,流连歌酒,几辈贞元侣。

不信冷香吹又尽,一水盈盈谁语。

沧海人间,野风门外,如彼离离黍。

残蝉相送,倚鞭重认归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过十刹海》是清代词人陈匪石的作品,描绘了词人经过十刹海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镜波澄碧”,开篇即以“镜”喻水,形容水面如镜般清澈碧绿,映照出宫墙的倒影,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增添了几分红润与妩媚。“夹岸垂杨青未了,隐约藏春深坞”,描绘了两岸垂柳绵延不绝,春意盎然,仿佛隐藏着一片生机勃勃的小天地。“画鹢朝飞,珠帘暮卷,阅遍阴晴雨”,通过朝夕更替的场景,展现了湖面的多变与美丽,无论是晴朗还是风雨交加,湖面都呈现出不同的魅力。“湖山无恙,经行犹记前度”,表达了词人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感情,即使经过多次探访,依旧能感受到其不变的美好。

接下来,“此地十里荷花,流连歌酒,几辈贞元侣”,转而描写了一片荷花盛开的美景,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流连忘返,与友人饮酒作乐,仿佛置身于贞元年间,享受着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不信冷香吹又尽,一水盈盈谁语”,表达了对荷花凋零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主题。“沧海人间,野风门外,如彼离离黍”,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宇宙之中。“残蝉相送,倚鞭重认归路”,以蝉鸣作为离别的象征,词人在归途中回忆起与这片土地的深厚联系,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主题,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绕佛阁

砌花径藓,零露尽白,秋影鸿断。寒闭虚馆。

料无笑语,因风坠天半。布衾梦转。

更漏细数,尘镜慵展。霜鬓搔短。

暗中似水流年又偷换。

夜月照天末,自古关山同此怨。

回首旧游,嘶骢杨柳岸。奈树杪参移,良会催散。

紫箫声变。便寄我音书,珍重霜霰。

酒杯深、注愁还满。

形式: 词牌: 绕佛阁

木兰花慢.壬戌展重阳,集次公寓园

记牛山绝顶,每持泪,饯重阳。

又一抹秋烟,两开丛菊,帘卷西堂。行行。

唳空雁过,带斜晖、阵影入苍茫。

边讯瓜期柳戍,归心菰饭莼乡。霓裳。吹下天阊。

邀玉笛,动明珰。问能几消磨,前宵微雨,昨夜繁霜。

思量。岁寒近也,舞西风、庭树叶初黄。

无醉无醒最好,此时此会休忘。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解蹀躞.观苇野凫潭,借次公蜀丞

浪影低翻,葭菼阵雁惊寒起。

断肠斜日,危阑且休倚。

灯火倏绕高城,并鞍缓辔归时,野烟凝紫。软尘里。

闲话天涯情味。秋光正无际。

旧经江北江南五湖水。

掩映残叶疏林,小山含笑相招,梦中丛桂。

形式: 词牌: 解蹀躞

紫萸香慢.癸亥重九,独游琼岛

照回漪,沿堤疏蓼,入门已觉秋深。

为层台高峙,引游屐,一登临。

未信无多风雨,竟波兼天涌,地接云阴。

更萧萧万木,聒耳作龙吟。渺众虑、有人感音。侵寻。

往事烟沉。篱菊采与谁簪。

剩横空几点,飞鸿瞥影,如诉离襟。

倚风独思鲈鲙,正红树,遍江浔。

尽南枝、故巢犹在,夜寒霜重,鸣鹤归后疑瘖。

肠断自今。

形式: 词牌: 紫萸香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