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墓下

荒荒下残日,漫漫入榛路。

凄风吹野花,平冈生夕雾。

故人竟何所,萧条杂古墓。

鬼火出阴埳,怪鸟宿深树。

夙昔方同室,素性况善惧。

仆夫共惨颜,仓皇窘归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经过荒冢密布之地的凄凉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残阳西沉、暮色四合的场景,荒草丛生的小径与四周的榛莽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荒凉的氛围。

“荒荒下残日,漫漫入榛路。” 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夕阳西下,光线逐渐黯淡,诗人行走在一片荒芜的小径上,与四周的榛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

“凄风吹野花,平冈生夕雾。” 随着夜幕的降临,冷风拂过,野花摇曳,平缓的山岗上渐渐升起一层薄雾,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转变。

“故人竟何所,萧条杂古墓。” 接着,诗人将思绪转向对故人的怀念,询问他们如今的所在,只见四周是杂乱的古墓,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无常。

“鬼火出阴埳,怪鸟宿深树。” 夜晚的墓地更加显得阴森恐怖,鬼火在暗处闪烁,怪异的鸟儿栖息在深邃的树木之上,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氛围,加深了读者对环境的恐惧感。

“夙昔方同室,素性况善惧。” 回忆起往昔与故人共处的美好时光,诗人不禁感慨,自己的性格本就胆小,面对这样的环境更是感到害怕。

“仆夫共惨颜,仓皇窘归步。” 最后,随行的仆人们也因这荒凉的景象而面色凝重,仓皇之中匆匆返回,整个画面充满了紧张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念以及对未知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燕

堂中有双燕,今朝成孤翼。

日暮独来归,临巢不复入。

啾啾梁栋间,细语人不识。

宛转堕床第,奄为侍儿得。

毋乃中情乖,坐令亏尔术。

此意实同伤,胡忍重相逼。

开户自放之,达晓情未寂。

形式: 古风

感秋六首选四(其一)

辗转聊假梦,微凉夜中醒。

骤雨忽惊飘,旋歇还寂静。

暗虫续幽响,孤竹摇虚影。

独寤念候改,长怀感宵永。

单裘自无眠,荒鸡何用警?

形式: 古风

感秋六首选四(其三)

郁郁雨连日,荒村夜来晴。

物情感气候,各自为秋声。

俯念人事乖,仰视天象明。

昼景延余热,午风散微清。

端居既寡趣,出门仍滞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秋六首选四(其五)

端忧捐众务,永日常独闲。

野侣共相招,薄暮游前川。

临流一萧散,落日满秋田。

林木多高风,漠漠望远山。

晴景良复佳,幽抱殊未宽。

樵牧归已尽,却回思悄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