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尘事》,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四季更替中人生的感慨。首句“春来秋又去”表达了时间的流转,暗示人生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接着,“尘事转茫茫”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纷扰,人事如尘埃般难以把握,充满了迷茫和无奈。
诗人进一步思考,如果世间没有死亡这一终结,那么人间的忙碌和纷争可能会更加无休止,"天下若无死,人间应更忙"。这里寓言式地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使得忙碌的生活显得更为珍贵。
接下来,诗人通过燕子衔泥筑巢和蜜蜂酿蜜为房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辛勤与执着,同时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独有幽栖者,眼高空八荒",诗人自比为那个超脱尘世、眼界开阔的隐士,他以高远的目光俯瞰世间,超然物外,表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宁静隐逸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