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风雨交加、云墨色沉沉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情感的交融。
“暗风侧侧”,开篇即以侧斜的微风暗示了天气的变化,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帘外云如墨”,进一步渲染了昏暗的天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厚重的墨色所覆盖,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即将来临。“一树垂杨无气力”,垂杨在风雨中显得无力,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脆弱和无助,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
“中著啼鹃怆恻”,在这样的环境下,杜鹃鸟的啼鸣更加凄凉,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悲凉,将自然界的哀怨与人的思绪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乍寒乍暖清明”,清明时节本就多变的天气,在这里被描述得更为细腻,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百态的复杂多变。“飞过蛱蝶灰轻”,蝴蝶在空中轻盈地飞舞,但在这特定的场景下,它们的存在似乎也带有一丝灰暗的色彩,或许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最后,“例合禁烟戒酒,芳樽难道先茔。”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习俗的理解,即在这一天应遵守传统的禁忌,比如禁烟戒酒,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同时,这句话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清平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