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舒国裳谪闽中(其一)

童童百丈松,上有女萝丝。

缘蔓岂不固,所嗟霜露摧。

伊人何眷恋,乖别亦何期。

傍路有清溪,蒲生叶离离。

将子莫折蒲,折蒲濡裳衣。

安得瑶玉英,采采以相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哲理,通过松树、女萝、霜露、清溪、蒲草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脆弱并存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离别的无奈与珍惜。

首句“童童百丈松”,以“童童”形容松树的茂盛,百丈则突显其高大,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接着“上有女萝丝”,女萝是一种藤本植物,常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这里用以比喻依附与依赖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柔韧与适应性。

“缘蔓岂不固,所嗟霜露摧。”这一句转折,从对生命力的赞美转为对自然界残酷一面的感叹。霜露象征着不可预知的困难与挑战,它们可以摧残生命,引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伊人何眷恋,乖别亦何期。”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分离,还是人与人的分别,都充满了遗憾与未知。

“傍路有清溪,蒲生叶离离。”清溪与离离的蒲叶,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清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蒲叶的离离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将子莫折蒲,折蒲濡裳衣。”这句劝告,既是对于自然的尊重,也是对于友情的珍视。折断蒲草会弄湿衣服,如同伤害朋友会带来不便与痛苦,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最后,“安得瑶玉英,采采以相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珍贵的礼物(瑶玉英),并以此赠予友人的心愿,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0)

马汝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舒国裳谪闽中(其二)

悠悠客言迈,薄送城之隅。

薰风应律来,炎蕴稍驱除。

袅袅微云生,忽忽翳天衢。

迢迢郊河树,冉冉南行车。

行车当万里,会面不须臾。

岂不怆中怀,何能少踟蹰。

形式: 古风

答许中丞寒衣见怀效何水部

金尊乖宿觏,玉札递新响。

晨兴占鹊书,夜思萦蛛网。

严霜被零木,残月升虚幌。

天遥梦不隔,室迩心独往。

抚弦常自轻,觅句为谁赏。

愿言同奋飞,短翮焉可强。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恭和御制翊学诗

帝王治有道,修身宜所先。

于皇圣天纵,受命真自天。

陋彼霸功小,爱此王道平。

经筵讲大学,治法三代前。

乾乾自不息,安安而能迁。

升堂入其室,登山陟其巅。

扩之保四海,泉达火始然。

卓哉真德秀,义能衍斯篇。

微臣忝进讲,膺服同拳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河西草堂为童内方乃兄赋

君住玉沙湖,云构函虚敞。

荷露凝清香,竹风动幽响。

月华川上来,烟水平如掌。

深居澹无营,悠然谢尘鞅。

闭门卧高舂,不知春草长。

朅来燕市游,驱车何慨慷。

细雨悬孤帆,青山还独往。

我屋潇湘东,林岩亦萧爽。

三年缚缨裾,怀之空惝恍。

衡岳千万峰,因君发遐想。

几时湖上归,与君弄兰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