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求获真乘妙,言归倍有情。

玄关心地得,乡思日边生。

作梵慈云布,浮杯涨海清。

看看达彼岸,长老散华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追求真实佛法的奥秘,言语回归充满深情。
深入玄妙的心灵世界,思乡之情在日边滋生。
诵经如慈云普降,法舟满载清净浮于海上。
渐近彼岸,长老们以鲜花迎接。

注释

求:寻求。
真乘妙:佛法的真谛。
言归:言语回归。
倍有情:更加深情。
地得:得到内心。
乡思:思乡之情。
日边:远方的日边。
作梵:诵经。
慈云:慈悲的云彩。
浮杯:漂浮的杯子。
涨海清:海面清澈。
看看:渐渐。
达彼岸:到达彼岸。
长老:年长的僧人。
散华:撒花迎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晕的《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送别远行的僧侣,最澄上人回到遥远的日本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之情。

首句“求获真乘妙,言归倍有情。”表明诗人希望最澄上人能够得到真理,并在归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情谊。这里的“真乘”指的是佛法的真理,“言归”则是说归去之时,心中的情感更加深厚。

接着,“玄关心地得,乡思日边生。”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在“玄关”——即禅定中,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内心的乡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增长。

第三句“作梵慈云布,浮杯涨海清。”则是诗人以壮观的笔墨描绘最澄上人乘船远行的情景。这里的“梵慈云”指的是佛教中的梵天之城,象征着高远和洁净;“作梵慈云布”可能意味着船帆如同云一般,既壮观又神圣。

最后,“看看达彼岸,长老散华迎。”诗人期望最澄上人能够平安抵达彼岸,并在那里受到尊敬的长者的欢迎。这里的“彼岸”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有超脱世俗、达到精神境界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心灵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家园的敬仰。

收录诗词(1)

林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安养阎主簿还竹寺

分手怨河梁,南征历汉阳。

江山追宋玉,云雨梦襄王。

醉里宜城近,歌中郢路长。

更寻栖枳处,犹是念仇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白玉飞泉千仞雪,青松蔽日一林风。

形式: 押[东]韵

人日

春辉新入碧烟开,芳院初将穆景来。

共向花前图瑞胜,试看池上动轻苔。

林香半落沾罗幌,蕙色微含近酒杯。

闻道宸游方命赏,应随恩赉喜昭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主司王起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

美誉早闻喧北阙,颓波今见走东瀛。

鸳行既接参差影,鸡树仍同次第荣。

从此青衿与朱紫,升堂侍宴更何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