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从荆棘叹铜驼,五马为龙世所歌。
晋室山河遗略尽,雒中人物过江多。
杨花寂寂新宫出,燕子依依旧宅过。
欲向登临感陈迹,至今天阙尚嵯峨。
这首明代诗人曹学佺的《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其二)晋》以历史沧桑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今日遗迹的感慨。首句“一从荆棘叹铜驼”,借“荆棘”象征战乱后的荒凉,暗指西晋灭亡后,曾经的皇家象征——铜驼已成废墟,令人叹息。次句“五马为龙世所歌”,描绘了晋室兴盛时的辉煌景象,五马同驾,犹如龙腾,被世人传颂。
第三句“晋室山河遗略尽”,揭示了晋朝江山的衰败,昔日的壮丽山河只剩残破之象。第四句“雒中人物过江多”,暗示了大量人才南渡,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的人才流失。接下来,“杨花寂寂新宫出”以杨花飘落的新宫,寓言新的政权建立,而“燕子依依旧宅过”则以燕子旧巢,寄托对旧日生活的怀念。
最后两句“欲向登临感陈迹,至今天阙尚嵯峨”,表达诗人站在高处,追忆往昔,感叹历史遗迹虽在,但皇城宫殿的雄伟壮观依然可见,寓意着历史的永恒与变迁。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不详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钟阜霜飙馆已倾,至今哀壑起秋声。
针楼银汉含情语,画屟金莲逐步生。
日落卢龙迷古戍,天寒白马走空城。
不堪重理玄晖咏,极目澄江似练平。
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
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
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
谢公墩上日闲行,四野霜天一倍明。
亭馆已空云物丽,寺门相近夕钟清。
寒山又傍斜阳路,江水终销十月声。
载妓如花不同赏,风流应感古今情。
长亭山势倚岧峣,半壁斜阳散采樵。
野烧轻阴遥度水,海门喧市乍归潮。
芦花古戍生残角,木叶西风过断桥。
回首不堪仙路远,马头尘梦又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