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黄州

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

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

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

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

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

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

篙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

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一叶扁舟上离开孤独的城市,向挥手告别的人们致意。
山路弯曲,地势如画卷般展开,天空开阔,江水奔腾而下。
在江心眺望赤壁,石头深入水中。
黄昏时分,烟雾弥漫的山岭若隐若现,清晰可见的渔夫和樵夫的小屋。
在这边居住了三年,邻里间互相帮助、宽容相处。
离别怎能无情感?老泪纵横,洒满心间。
撑船人敲响了鼓声,轻巧的船桨比马还灵活。
暂且在这里过夜,寂静的樊山之夜降临。

注释

扁舟:小船。
孤城:孤立的城市。
山回:山路曲折。
地势卷:地势起伏像卷轴。
插水下:插入水中。
烟雾岭:雾气笼罩的山岭。
历历:清晰可见。
居夷:居住在偏远地区。
三载:三年。
邻里通假借:邻里间相互借贷。
别之:离别之时。
老泪:老年的眼泪。
鸣鼓:敲鼓。
健于马:比马还灵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某个地方时的场景和心情,诗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的期待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表达了告别之情,孤城可能是指黄州,这里已经没有亲朋好友,只剩下自己一人。

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中的“山回”和“地势卷”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峦起伏和大地蜿蜒的景致,而“天豁江面泻”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其中“豁”字特指气氛开阔,意境辽远。

"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一句,诗人在船上向着著名的赤壁方向凝望,那里有三国时期周瑜与曹操交战的历史,此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则描绘出一幅朦胧迷离的山村景象,渔樵之家散布其中,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感觉。

"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表明诗人在此地已经生活了三年,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情谊深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有着不舍的感情。

"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表达了离别时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即使是年迈之人,也会因此而流下眼泪。诗人的这种真挚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不舍与哀愁。

"篙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则描绘了船夫们工作的情景,他们在船上用力撑着长篙,以此来推动船只前进,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力量和活力的美。

最后,“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表明诗人决定在这次航行中临时住下,体验樊山清冷的夜晚。这里的“寂寂”二字形容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彩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以及对于新环境的期待。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其四)

士师我自出,爽迈凌清秋。

年少不饮酒,昏灯夜问囚。

尔家外大父,听狱代其忧。

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

狱成上府时,稽颡呼张侯。

恕心临缧绁,相盗以戈矛。

无令市死厉,请帝号重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其二)

水天夕云重,不雨衣自湿。

夜寒更士语,鸡唱舟子急。

青黄数宿莽,苍茫暗原隰。

高城亦何有,倚樯成独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其一)

去城未五里,夜缆系衰柳。

水亭暗风雨,人散闻吠狗。

平生足羁旅,沉此还往久。

有感不自知,悽然独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离樊口宿巴河游马祈寺

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

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

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

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祃。

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咤。

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

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

劳生遇閒境,顿使我心写。

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