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即事杂言六章(其五)

天地岂不仁,来为乡邑雠。

疫鬼日夜侵,尽室委阳侯。

长吏佐凶岁,存者复累囚。

丈夫具七尺,岂但妻子谋。

朝粥与夕蔬,一饱良足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岁暮即事杂言六章》中的第五章。诗中描绘了在饥荒之年,官府未能妥善应对,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甚至死亡的情景。

首句“天地岂不仁,来为乡邑雠”表达了对天灾人祸的无奈与质疑,似乎天地间本应充满仁慈,却为何成为乡民的仇敌,引出下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接着,“疫鬼日夜侵,尽室委阳侯”描述了瘟疫肆虐,整个家庭成员相继病倒,最终无力抵抗病魔,只能委身于死亡的命运。这里通过“疫鬼”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瘟疫的无情与恐怖。

“长吏佐凶岁,存者复累囚”揭示了官府在灾年不仅未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得活着的人也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这里的“长吏”指的是地方官员,他们本应是民众的保护者,但在灾年却成了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

“丈夫具七尺,岂但妻子谋”强调了男性作为家庭支柱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在灾难面前,即便是强壮的男子也无法独自支撑家庭,更不用说照顾妻儿了。

最后,“朝粥与夕蔬,一饱良足羞”表达了在极度贫困中,一日三餐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人心生羞愧。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绝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灾年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制度和官僚体系的批判,以及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它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阴暗面,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岁暮即事杂言六章(其六)

玄冥多骖驾,羲魄鲜停轸。

故人偕密戚,落落晨星陨。

沈沦酰中鸡,促数露下菌。

新事久已知,偶然生不忍。

却顾净居天,花冠亦萎顿。

形式: 古风

送周子礼太岳玄帝宫

北极下明神,寄治参之峰。

金宇薄太清,玄旗散灵风。

皇王隆秩视,万姓皆朝宗。

周郎江东彦,冥心事真空。

胡为挟瓣香,竭蹶趋其宫。

我闻天大将,九有托帡幪。

焉知非冒索,现身于其中。

蕞尔酰鸡士,窥管安得通。

勖哉颛子思,归语将无同。

形式: 古风

即事

爱弟不赴官,顽儿不登第。

世法若小亏,于我乃私慰。

积阴乍收豁,春风满天地。

大家团圞头,相与明得意。

得意者为何,共此恬憺味。

形式: 古风

初晴策杖东郊作

二月行欲尽,寒阴始微蠲。

今朝策藜杖,行散步郊原。

何不命浊醪,亭午自醺然。

柔绿犹未匀,枯蘖乃望妍。

造物不自功,偶然成后先。

但使受嘘拂,迟莫亦何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