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虞士不往兮招维旌,鲁有两生兮没齿无名。
古道悠兮时事并,疑莫稽兮拔茅征。
贞菊延年兮姑餐以落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之士不愿随波逐流的情境。"虞士不往兮招维旌",虞士象征着那些坚守节操的人,他们拒绝了外界的召唤,不愿出仕。“鲁有两生兮没齿无名”,这里的“鲁”可能暗指鲁国的隐者,他们选择默默无闻的生活,直到终老。“古道悠兮时事并”,古道漫长,世事变迁,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局的忧虑。“疑莫稽兮拔茅征”,暗示朝廷征召贤才,但诗人对此持有怀疑和犹豫,认为这种征召可能并非出于公正。“贞菊延年兮姑餐以落英”,以贞菊花瓣比喻隐者的高洁品格,他们宁愿食用花瓣度日,也不愿迎合世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隐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隐忧和个人价值观的选择,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坚守。
不详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鸡鸣兮苍龙上蟠,鹤驾其朝兮窃谢病枕安。
须捷萧萧兮云栖檐端。于乎!
策良被轻兮七子阙下,白帽管宁兮亦容于野。
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彼薮泽兮大狝禽。于乎!
穷檐短景兮身衰遐心。
云东乱定少新知,江左书来有跛儿。
才尽罢为文自祭,醒狂宁要锸相随。
天家青女催衣急,漏水金人上箭迟。
却喜故妻原上树,十年羁羽托深枝。
遗经姑置楚包茅,新笔恭书《蛊》上爻。
利尽岛溟珠象郡,道湮邹鲁凤麟郊。
看云暮影齐巾角,滴露春声落枕凹。
自判优游不堪事,鷾鸸添室翠分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