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水浊不见石,云深欲无山。

利欲酷似之,翳彼方寸间。

年来名利嗟已矣,如云过山石沈水底。

不似庄生形槁木,心死灰,又不如瞿昙氏,面壁九年身不起。

物来自解鉴妍丑,事至常思见非是。

始知至静可观动,是非妍丑皆从彼。

静中有乐我素谙,字我静能斯不愧。

春花灿烂秋叶零,岁月奔驰老将至。

静能静能可若何,归全须究曾参旨。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短歌行》,作者为元代诗人岑安卿。诗中以山水隐喻世事与人心,表达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水浊不见石,云深欲无山”描绘出浑浊水面难以看清石头,云雾深处几乎不见山峰的景象,象征着世俗欲望遮蔽了人的本真。接着,“利欲酷似之,翳彼方寸间”进一步强调了欲望对人内心的蒙蔽。

诗人感慨“年来名利嗟已矣”,认为名利如过眼云烟,沉入心底不再重要。他以庄子和佛陀的典故自比,表达超脱尘世、心境如槁木心死灰的决心,以及选择静修的禅定生活。诗人强调“静中有乐我素谙”,表明自己深知静寂中的乐趣,并以此为傲。

最后,诗人以自然变化“春花灿烂秋叶零”象征生命的流转,提醒自己在岁月流逝中保持内心的平静。“静能静能可若何,归全须究曾参旨”表达了对曾参主张的深入理解,即通过静心达到人生的圆满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人生哲理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深厚的道家和佛家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74)

岑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所居近栲栳峰,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 字:静能
  •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 生卒年:1286~1355

相关古诗词

悼凯南仲

蟠龙老僧凯南仲,平生信实无嫌猜。

袒肩不倚薝卜树,结跏应坐莲花台。

我来问信默无语,纸幡漠漠飞尘埃。

不如彻此方解脱,菩提明镜何为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寄兹息庵乞水墨蒲桃

息庵戏墨闻奇古,碧蔓萦纡湿凉露。

声名籍籍逼老温,我未得观如病瞽。

剡藤涵雪持入山,须忆同窗旧情素。

挥毫倘寄绝伦技,当置云林息游处。

形式: 古风

元正二日喜雪走笔示诸侄

天花夜逐东风来,千山万山白皑皑。

三阳献瑞后土泽,六出呈巧冯夷裁。

漫空冥冥柳絮起,匝地漠漠梨花开。

玉龙群飞银海涌,缟鹤万舞琼林摧。

广寒羽衣离素阙,姑射仙子升瑶台。

苏卿啮毡心壮烈,王恭披氅身毰毸。

山阴返棹迷处所,东郭破履行徘徊。

悬弧鹅鸣误击柝,灞桥驴冻疑衔枚。

山僧有时闻折竹,野客无处寻真梅。

枯枝点缀生蓓蕾,宿麦盖覆埋根荄。

气凌市井贵白堕,光粲城郭无黄埃。

翰林石鼎月团片,太尉金帐羊羔醅。

重裀群饮绣帷底,一蓑独钓寒江隈。

谁怜高士僵欲死,坐觉大地春先回。

欧公白战不持铁,效颦自愧非其材。

寒窗一笑呵冻笔,谁能为我贻琼瑰。

东皇夜驾云车来,缟衣两盖光皑皑。

平明散作万花落,幻出天巧非人裁。

初疑蜚廉怒驱海,倒捲万叠银山摧。

又疑中秋十五夜,月色冷浸玻瓈台。

恍如天女乘白鹤,曼陀落手轻毰毸。

又如杨花傍帘幕,垂垂欲下还徘徊。

鸟飞无影人迹灭,瘦马僵缩难加枚。

晓云无路空有梦,暗香不度终非梅。

色欺山矾玉屑蕊,冻屈庭草黄金荄。

寒威透肌起圆粟,冷艳夺目无纤埃。

呵冰濡我紫毫笔,煖汤热我真珠醅。

梁园胜赏犹想像,缤纷不辨隩与隈。

邹枚司马不可见,妍辞秘思堪抽回。

谢公作赋千载后,只今谁复摅奇材。

我言诸子毋自缩,荆山俯拾皆玫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送宇文别驾

江风吹云天漠漠,去官欲行愁雨落。

沙头已买一扁舟,惟载旧书盈故橐。

东街西街蜡屐声,冠盖填门行蹻蹻。

坐中犹有乞文人,囊里元无赠钱客。

我愿行时天日晴,先生此心江水清。

殷勤相饯一杯酒,早听玉堂铃索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