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江庵观铁崖乐府花游曲次韵

花气作阴春昼蒙,蜻蜓斗影兰苕风。

铁笛老仙石湖里,雪色长髯映湖水。

美人搴芳度水门,朱红藕丝新染裙。

蹋歌采采不成步,歌声下彻吴王墓。

蛱蝶随香花底来,白莲掌上真珠杯。

清音震落碧瑶碗,乱泉卷入银星板。

老仙起舞山日西,彩云落笔留春题。

酒醒不见玉堂使,檐竹敲风僧壁西。

松香湿透小银笺,风流尽付琼瑛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弼的《过半江庵观铁崖乐府花游曲次韵》描绘了一幅春日花游图景。首句“花气作阴春昼蒙”写出了春日花朵香气四溢,使得白昼略显朦胧的氛围。接下来,“蜻蜓斗影兰苕风”生动描绘了蜻蜓在兰花丛中翩翩起舞,与风共舞的场景。

“铁笛老仙石湖里,雪色长髯映湖水”形象地刻画了一位仙人吹着铁笛,须发如雪,倒映在湖水中,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诗人接着写到“美人搴芳度水门”,美丽的女子采摘鲜花,涉水而来,裙摆上朱红色的藕丝图案显得格外醒目。

“蹋歌采采不成步,歌声下彻吴王墓”展现了热闹的花游活动,歌声悠扬,甚至传到了吴王墓地,增添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意蕴。蝴蝶飞舞,白莲盛开,如同仙境,“白莲掌上真珠杯”描绘出宴饮的奢华与欢乐。

“清音震落碧瑶碗,乱泉卷入银星板”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音乐之美,仿佛能震动美玉制成的碗,泉水也随着节奏翻腾。而“老仙起舞山日西,彩云落笔留春题”则描绘了仙人舞蹈的壮观场面,宛如彩云随风而动,为春日画卷写下诗篇。

最后,“酒醒不见玉堂使,檐竹敲风僧壁西”暗示了诗人酒醒后的失落感,玉堂使者已离去,只有檐下的竹声和僧人的壁西相伴。结尾“松香湿透小银笺,风流尽付琼瑛篇”则以松香浸润的银笺和风雅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回味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花游的热闹与诗意,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89)

王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使保定诸公饯别属予为倡

平居雅爱重九名,西城乞花过东城。

眼中一壶又长满,花开万事余不管。

诗情酒量虽不同,冷淡窃比陶家风。

妇亦忍贫无谇语,手压糟床响秋雨。

诸君来寻意叠重,举杯浮白不相容。

屈指算我行色近,只恐归来花已尽。

我醉突兀如堵墙,请君作歌歌襄阳。

形式: 古风

戏窗前小桃

小桃甚小能芬芳,乃在主人厅柱傍。

忽然见此婉清扬,使我废书典衣裳。

去年柔弱风中狂,樊姬痴小未解妆。

绿罗衫袂红锦裆,一笑伴我窗风凉。

一春寂寞卧桁杨,花气扑帘闻昼香。

水瓢竹格小匡床,主人乃是江左王。

小桃小桃弗尔伤,坐看明年厅柱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豹突泉

济南历下多白泉,白沙几处涵风烟。

郭西豹突更神异,平地一朵白玉莲。

浪花滚起千层雪,此中疑是蛟龙穴。

灵藏岁久变妖怪,精气上涌成涎沫。

余波散漫渊复渟,溪风冷冽山雨青。

微霜初下雁秋浴,落月渐低猿夜听。

穷源我欲溯川陆,旧志虚传自王屋。

冥茫难测造化情,聊寄泉亭漱寒玉。

形式: 古风

送杨仪曹养病归东吴

杨君文如雪溪竹,清圆瘦劲无不足。

笔牵万牛又神速,顾视余子诚碌碌。

仪曹官好有拘束,神驹受控翻局促。

以兹气郁不得舒,三月卧床手扪腹。

我知君病乃非病,两度谒君呼起沐。

君言吾疾殊可怪,合眼常见吴山绿。

即日上书谢至尊,臣身颇类罝中鹿。

得报欣然心自贺,明珠出泥还故椟。

丈夫落落期千载,不必纷纷空食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