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带雨溪云重,依山石路斜。
聊乘阮孚屐,径入梵王家。
接竹引流水,栽篱护野花。
簿书有期会,无地老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带雨溪云重,依山石路斜。”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溪流在细雨中潺潺作响,云雾缭绕,山间的小路蜿蜒曲折,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静的意境。
“聊乘阮孚屐,径入梵王家。”诗人似乎随心所欲地驾起一辆简陋的车辆,直接驶入了梵王的家中。这里的“梵王”可能是指某个佛教寺庙或仙境,它代表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净化之处。
“接竹引流水,栽篱护野花。”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一种生活的节奏,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观赏者,更是参与者和保护者。竹子、流水、篱笆、野花,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簿书有期会,无地老烟霞。”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自在。他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时刻或是某个约定,而那份超然物外、不染尘世的生活态度,也让他在烟霞缭绕中找到了一种永恒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红尘的理想。
不详
往岁逢寒食,青鞋踏落花。
题诗山寺壁,沽酒野人家。
草长春无际,身閒意自遐。
时时县亭畔,画遍水边沙。
春事遽如许,劳人浑不知。
柳垂山阙处,花发雨来时。
薄宦祗憔悴,故园成别离。
多情睇啼鸟,独与寸心违。
寒食深山路,桃花雨里开。
可怜传檄出,不为踏青来。
泥滑竹冈下,鸡鸣田舍隈。
丘园二十里,松槚有馀哀。
园林二月春才半,朝日曈眬天气暖。
东风放尽柳梢青,已有黄鹂娇睍睆。
波翻嫩麦绿连坡,露入夭桃红满眼。
笋舆乘兴入招提,苾刍留我炊香饭。
山泉煮茗味更长,又得禅林半朝款。
突兀丰碑三百年,古人事迹今苔藓。
临风抖擞簿书尘,倚杖须臾归已晚。
耕夫夹道看长官,百钱赠汝聊旌劝。
从容后骑毋疾驱,要数前山苍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