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杨太后》由明代诗人李以龙所作,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杨太后忠贞不渝、大义凛然精神的赞美。
首句“间关为赵忍”,借用典故,暗指杨太后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了保全赵国社稷,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展现了她的大义之举。接着,“社稷与身沉”进一步强调了她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安危之上的高尚情操。
“母子当年义,华夷万古心”两句,不仅赞扬了杨太后的母子深情,更体现了她超越民族界限的大义精神,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典范。
“厓门秋雨过,湘水暮云深”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秋雨过后,山崖门显得更加肃穆,湘水边的暮云则增添了几分沉重。这样的自然景观,既烘托了历史事件的悲壮氛围,也象征着杨太后忠贞不渝的精神如同这永不褪色的自然景色一样,流传千古。
“风落鱼龙夜,依然有鼓琴”则以夜风中的鱼龙之音和琴声,隐喻杨太后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夜风中回响的琴声,依然激荡人心,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忠诚与大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表达了对杨太后忠贞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