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行舟的画面。"湘江二月春水平",开篇便以湘江水平如镜的景象,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夜晚。"满月和风宜夜行",接着诗人提到了在这宁静的夜晚,乘着满月和温柔的风,是多么适合夜行舟船。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夜游的喜爱。
"唱桡欲过平阳戍",随后诗人描述自己在划桨声中驾舟前进,想要越过平阳的边塞。这一句增添了一种探险和向往自由的心情。
"守吏相呼问姓名",最后两字则转换了场景,诗人遇到了守卫官吏,他们互相呼唤着询问行人的名字。这里可能隐含了一种对现实生活中规章制度的无奈或不满,但也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真实遭遇。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心境和行为的展现,构建了一个既有视觉享受又蕴含深意的情境。
不详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
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