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邃龙蟠屈,江昏蜃吐楼。
撞钟千百指,阅世八千秋。
僧笑衣冠累,天容杖屦游。
松梢清影碎,薄月带沙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宁静图景,结合了自然之美与佛教禅修的意境。
“山邃龙蟠屈,江昏蜃吐楼。”开篇即刻画出一副雄伟的山川江河与宏大建筑的壮观场景。"山邃"指深远连绵的山峦;"龙蟠屈"形象地描绘了山脉如同盘旋的巨龙一般蜿蜒曲折;"江昏"则暗示着江水在暮色中显得朦胧不明;"蜃吐楼"则是比喻江中的波涛宛若古老建筑物的神秘吐息。
“撞钟千百指,阅世八千秋。”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寺院中的撞钟声响,如同千百只手在击打着时间的钟摆,每一次撞击都仿佛穿越了八千年的岁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沉重与悠长。
“僧笑衣冠累,天容杖屦游。”诗中接着描写一位和尚,他面带微笑,衣冠不整,但却自在悠然。"天容"意味着自然无为,而"杖屦游"则是他手持禅杖,在山林间自由漫步的景象。
“松梢清影碎,薄月带沙流。”最后两句诗转向细腻的自然描写。"松梢清影碎"表达了阳光透过松针后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影子;"薄月带沙流"则是夜晚时分,明亮但不刺眼的月光下,江水携带着细微的沙粒缓缓流动。
整首诗通过对山、江、古建筑、撞钟声、僧人的描写,再加上自然景物的点缀,营造出一个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气压三千界,云横百尺楼。
地灵绝兴替,木老阅春秋。
杖屦逍遥步,琴书汗漫游。
利名空役役,回首愧禅流。
桥下水如箭,惊奔万古号。
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
天外千层秀,云低数尺高。
垂垂兴偏恶,蓬鬓为诗搔。
得得寻芳听自由,名花先占八分秋。
鹭鸶折股晚风冷,姑射遗簪胜地幽。
霜叶皱痕罗扇薄,香苞破处雪衣柔。
一瓶一钵休岑寂,骑鹤腰钱岂易谋。
老子声名旧白眉,客窗相款话心时。
相犹忘我吾无法,骨已换仙君有诗。
莼菜羹香春冉冉,鹿游台上草离离。
一樽吊古平章看,未羡君王郡牧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