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潜园琴馀草题词(其二)》由清代诗人陆翰芬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对艺术传承与交流的深刻思考。首句“东瀛梅鹤继西湖,好向孤山认故吾”,以“东瀛”与“西湖”、“梅鹤”与“孤山”为喻,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仿佛在历史长河中寻找那份熟悉与共鸣。接下来,“海国几人扶大雅,蛮乡从此获骊珠”两句,表达了对艺术大师的敬仰与对艺术传播的期待,认为艺术不仅能够提升个人修养,也能跨越地域界限,惠及四方。
“虚心下问君师竹,盲目随声我滥竽”则揭示了学习艺术的态度与方法,强调要谦虚求教,如竹般坚韧不拔,而不能盲目跟风,自比滥竽充数,形象地阐述了艺术学习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最后,“传到洛阳应纸贵,骚坛处处识林逋”预示着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如同林逋之名在文学界流传,使得骚坛(泛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上的人们都能认识到其价值与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文化交融与传播的热切期盼,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