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金.题小桥花史月下吹箫图

轻衫小扇人如玉。箫声吹堕秋云绿。何处问良宵。

烟波廿四桥。桥头秋露冷。脉脉芳心警。

待按玉珑璁。知卿是小红。

形式:

鉴赏

此诗《重叠金·题小桥花史月下吹箫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小桥、箫声悠扬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意境。

首句“轻衫小扇人如玉”,以“轻衫”和“小扇”勾勒出人物的轻盈与雅致,仿佛那人身姿如美玉般温润,营造出一种脱俗的氛围。接着“箫声吹堕秋云绿”,将箫声比作能吹落秋云的绿色,形象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旋律,感受到其穿透云层的力量。

“何处问良宵”一句,引人遐想,似乎在询问这美好的夜晚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而“烟波廿四桥”则点明了地点,廿四桥位于扬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景点之一,此处借以象征着一个充满故事与传说的地方,使得画面更加丰富。

接下来,“桥头秋露冷”描绘了桥头的景象,秋夜的露水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脉脉芳心警”则通过“脉脉”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仿佛在提醒着什么,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与情感的层次。

最后,“待按玉珑璁”一句,暗示着等待与期待,仿佛在等待着某种美好事物的到来,或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知卿是小红”则是对某位女子的称呼,透露出诗人对她的喜爱与欣赏,整个画面因此而显得温馨而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月夜下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霜.秋夜寄得月校书

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

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

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银钩。

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

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

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

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形式: 押[尤]韵

摸鱼儿.人日后一日招同李竹农庶常、杨超白别驾、萧伯瑶山人泛舟花埭,沽酒珠江,迟何一山贰尹不至

喜新晴、满江春色,游春花埭无数。

春波碧浣玻璃净,轻荡一枝柔橹。江外路。

听笛里香云,吹过鹅潭渡。虹船六柱。

有双髻携尊,双声度曲,翻入四红谱。

平生愿,看遍旗亭花絮。怀中彩笔能赋。

年来争奈游踪减,负了五湖烟雨。凭记取。

要整顿清狂,醉任群花妒。佳期未误。

待燕燕重来,绛纱笼壁,认我写诗处。

形式:

花心动.花埭赏红梅,为金校书画梅花于扇,题词其上

春霭园林,闹东风、湘梅夜开庭院。

轻卷画帘,枝上青禽,已把玉人偷覸。

佩环声近真珠席,相逢处、一枝偷撚。暗香满。

思量点额,醉眠花畔。转惜雨丝风片。

怕滴碎胭脂,蝶婆难管。

写上素纨,便约重携,等到月明相见。

知他会作乘鸾女,吹玉笛、待侬来伴。

画图上,新词教卿细按。

形式:

浪淘沙.长相思室夜坐感赋

孤影冷幽窗。愁剔银缸。怕看遗卷在空床。

案上瓶花开落尽,谁写红芳。风景太凄凉。

旧句思量。记曾柳外倚回廊。

何必春阴肠断也,愁杀秋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