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七月二日长寿石公招同毛匏村司马张损持吉士吴晋涛少尹杨勉庵孝廉唐海门黄兰偶司红暹诸文学雅集离六堂次毛韵二首(其一)

十二栏干砌碧瑜,四周流水入萦纡。

似登海蜃烟中阁,同探骊龙颔下珠。

吴越提封馀一览,人天境界岂云殊。

巡檐渐有凉风入,觅句徐行得自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联“十二栏干砌碧瑜,四周流水入萦纡”以十二栏干和环绕的流水起笔,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灵动的空间感,碧瑜般的栏杆与流水的蜿蜒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的画面。

接着,“似登海蜃烟中阁,同探骊龙颔下珠”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眼前的景致比作海市蜃楼中的阁楼和骊龙颔下的珍宝,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赞叹之情。海市蜃楼象征着虚幻与现实的交织,骊龙颔下珠则寓意着珍贵与难得,两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吴越提封馀一览,人天境界岂云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眼前的景物与历史、哲学相联系,暗示了时间与空间的广阔,以及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吴越之地的历史遗迹与眼前的景象相互映照,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

最后,“巡檐渐有凉风入,觅句徐行得自娱”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收尾,凉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凉爽,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在漫步中寻找诗句,享受创作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融合了历史、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闰七月二日长寿石公招同毛匏村司马张损持吉士吴晋涛少尹杨勉庵孝廉唐海门黄兰偶司红暹诸文学雅集离六堂次毛韵二首(其二)

开社东林事已频,曾将妙偈伏龙神。

多金布地来殊国,古木含风不记春。

暑后溪山初过雨,闰馀鳷鹊再临津。

赋诗此日多豪俊,莫笑衰颓白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闰七夕后一日远公招同潘稼堂张损持梁药亭毛行九余未及赴诸公分韵见及得心字

四序遒以迫,天宇皛且深。

出郊睇平畴,上有嘉树林。

萧萧风乍劲,萋萋岁已阴。

初秋属馀闰,徂暑方流金。

驾言梵王宫,阒寂期幽寻。

相招有开士,散带遗冠簪。

登楼俯逝川,推窗纳遥岑。

稍歇人外磬,复闻花中琴。

追随昔已屡,违隔忽在今。

空斋散文史,席地聊歌吟。

岂惜车马劳,苦为尘累侵。

群公不遐弃,往往遗之音。

其清若冰雪,有美如璆琳。

谁言一日游,逖矣千载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张损持太史行乐图

跏趺秋树根,悠然静馀想。

本为著作人,具此幽遐赏。

十年卧沧洲,髭须渐云长。

不以三事荣,易我一日养。

苍生望正殷,林泉聊独往。

新篇岁峥嵘,旧闻入罗网。

高风激颓波,苔石皆萧爽。

五弦何必挥,瀑流有清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初秋日梁药亭招同沈詹山大令家山农隐君潘稼堂检讨张损持吉士毛行九司马吴晋涛少尹林桐叔少府杨勉斋孝廉徐紫凝罗浮山司红暹家献孟诸文学远布心月二上人雅集六莹堂分得阡字

君不见素馨田,行人采摘成术阡。

又不见菖蒲涧,仙人服食今无传。

世间不贵长生学,只爱花香耳目前。

吹笙击鼓日纵饮,笑杀吾侪无酒钱。

药洲南边杜门者,今日忽然罗众筵。

相邀尽是文章客,吴山越水多英贤。

盈阶况复美花竹,梧桐一叶初秋天。

火云烧空尚炎赫,江湖白浪高于船。

千里命车良不易,兼旬何意成流连。

西郊北郭多古寺,菜根茗碗同枯禅。

长吟短句屡酬酢,千钟百榼无闻焉。

主人家酝号玄碧,奇方得自安期仙。

饮酣棋罢各授简,鸲鹆大砚青松烟。

倾玉盏,拂华笺,劝君大醉方谋篇。

良俦嘉会不尽兴,异日相思年复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