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夫璞和尚(其一)

对御经筵日日开,香云长绕雨花台。

百官殿上齐弹指,再见天台智者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宫廷或宗教场合的景象,但风格和主题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对御经筵日日开,香云长绕雨花台》以宫廷经筵为背景,展现了皇帝每日听讲经的庄严氛围。"雨花台"可能是宫殿名或与佛教有关的地方,"香云"象征着神圣的气息。"百官殿上齐弹指"描绘了官员们在聆听佛法时的专注与敬意,暗示着佛法的深入人心。最后一句"再见天台智者来"则表达了期待高僧如智者般再次出现的虔诚期待。

第二首诗《寄夫璞和尚(其一)》则是僧人释妙声写给另一位名叫夫璞的和尚的诗,属于私人间的书信体裁。诗中没有直接描绘经筵场景,而是通过"寄"表达情感交流,可能包含了对夫璞和尚的思念或对其修行生活的感慨。"明"代背景使得我们推测此诗可能带有明代僧侣生活的特点,但具体内容未在诗句中体现。

总的来说,两首诗虽然都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但一首侧重于皇家仪式,另一首则偏向个人情感交流,各有其独特的韵味。

收录诗词(227)

释妙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夫璞和尚(其二)

六十馀州旧化风,流传今复到江东。

龙盘虎踞京华地,圣主重兴佛陇宗。

形式: 七言绝句

同余子韶等十人赴儒选舟行分韵赋诗得临字

明月出东海,馀辉照衣襟。

赫日苦炎蒸,爱此清夜深。

况有群贤俱,樽酒相与斟。

共嗟会面难,扣舷发长吟。

严亲既我弃,遗书宁披寻。

游子复远征,何以慰母心。

圣朝无弃物,四海同君临。

岂以衰绖儒,而强加冠簪。

君当登云衢,我当归故林。

努力崇令德,矫首领佳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彦铭江兄分韵得九字复赓之

里闬本非遥,如何别来久。

今日获同舟,相看忆南亩。

圣朝起山林,内顾何所有。

仰事犹未终,固辞非敢后。

文昌富文藻,云梦吞八九。

睹此琳琅篇,岂同草木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蒲石轩

青青水中蒲,磊磊涧边石。

托根相依倚,出处同所适。

托根各有宜,出处亦有时。

昔也俱弃捐,瓦砾沉污池。

今登君子堂,璠玙等奇玩。

灌以清冷泉,藉之青玉案。

蒲根朝润石,石罅朝云阴。

嘉名揭华扁,允矣君子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