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所作的《奉仲脩同知(其三)》。诗中,诗人以白头杜甫自比,表达了在动荡离乱中的漂泊生活和对自己文学才华的独特认同。"怪怪"二字,既描绘了诗人的特立独行,也暗示了他在文学上的创新风格。然而,诗人又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因为他的踪迹飘零,无人理解或同情。
"袖长肯向筵前舞"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即使在宴席上也保持着孤高的态度,不愿迎合世俗。"橘熟应须霜后题"则寓言了诗人的坚韧与坚持,如同橘子需要霜冻后才更显其甜美,他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不畏艰难。
最后,诗人想象在省城中,虽然日子闲暇,但只有雨打红药的声音相伴,更显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文学理想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