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偶成

天赐衰年一屋清,住深不接过门声。

带泥笋角烧易熟,得雨芥心批又生。

山与云宜时弄色,鸟乘春旺自呼名。

谁能计较方来事,粥料何妨逐日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上天赐予我一个清静的晚年住所,深居简出,听不见门外的喧嚣。
嫩竹笋沾着泥土烧起来容易熟透,春天的芥菜在雨后生长得更茂盛。
山峦和云彩随季节变换色彩,鸟儿趁着春意盎然,欢快地叫出自己的名字。
谁又能去预料未来的变故呢?每天煮粥度日也未尝不可。

注释

天赐:上天给予。
衰年:晚年。
屋清:清静的住所。
过:经过。
门声:门外的声音。
带泥笋角:沾着泥土的嫩竹笋。
烧易熟:烧起来容易熟。
得雨芥心:雨后的芥菜心。
批又生:生长得更旺盛。
山与云:山峦和云彩。
宜时弄色:随季节变换色彩。
鸟乘春旺:鸟儿趁着春意。
自呼名:欢快地叫出自己的名字。
计较:预料。
方来事:未来的事情。
粥料:煮粥的食材。
逐日营:每天经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暇日偶成》,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晚年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琐事。首句“天赐衰年一屋清”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感激,反映出诗人淡泊的心境。接下来的“住深不接过门声”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安静,连邻居来访的声音都很少听到。

“带泥笋角烧易熟,得雨芥心批又生”两句,通过写烹饪的简单事物——带泥的竹笋和雨后生长的芥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知足。这些寻常食材在诗人眼中充满了生机。

“山与云宜时弄色,鸟乘春旺自呼名”描绘了山峦、云彩和春天鸟儿的生动画面,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谁能计较方来事,粥料何妨逐日营”表达了诗人超脱的心态,不为未来的忧虑所困,而是享受当下,每日精心准备简单的粥食,过着从容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寓含哲理,展现出诗人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溪上墺

满坡翠竹閒梅花,梅竹中閒住几家。

本为牛羊安著脚,近来狼虎肆磨牙。

青山绿水成烹鼎,白纸乌薪等撒沙。

邂逅老农聊慰劳,且随时刻做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筠溪八景诗(其五)徐凫蛟瀑

一流瀑泻九重天,长挂如虹引洞仙。

岩壁凫飞延岁月,石梁龙滚起云烟。

满山药味增新色,夹岸桃花胜旧年。

愧我白头登览日,咏归赓韵信多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筠溪八景诗(其三)桃崖暄日

盛阳淑气满岩前,误认仙桃开洞天。

根老种传王母颗,花娇色映武陵田。

辉增晴旭香盈袖,影落溪流锦障川。

几度游山偏著眼,世传春信岂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解剡回家过陈公岭

漫仕当閒游,归程更自留。

岭高云送脚,路险石垂头。

家近听乡语,山分认水流。

溪桥聊小憩,双鹭去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