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范益谦迁居九江经过上饶见赠韵

君为九江行,意有风雨快。

维舟玉溪畔,未割故人爱。

停杯一问我,请以所闻对。

九江万事好,赏咏看前辈。

岩岩匡俗庐,顶踵极高大。

其中藏曲折,愿勿遗琐碎。

烟波湓浦游,风月庾楼会。

以兹供笔砚,安得有芜累。

矧君著幽禅,直欲入三昧。

饱参山南北,毋问人显晦。

归来亦何云,圣处果何在。

要知方策间,即有文字外。

我今如是说,初不堕荒怪。

屋漏实临之,斯言尚无愧。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行走在九江道,心中充满风雨期待。
泊舟在玉溪边,旧友情深未割舍。
停下酒杯询问我,让我用所听所闻回应。
九江万事皆佳,欣赏赞美看前贤。
匡俗庐高峻巍峨,顶天立地规模宏大。
其中有深深奥秘,但愿不遗漏琐碎。
烟波江上湓浦游,风月之夜在庾楼相聚。
以此激发文思,怎会有杂乱思绪。
况且你深研佛理,志在深入禅定境界。
遍览山水南北,不必在意他人荣辱。
归来说些什么,圣境究竟在何处。
要知道,智慧并非仅限于文字之间。
我这样说,并非荒诞怪异。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言我心无愧。

注释

君:你。
为:行走。
九江:九江道。
维舟:泊舟。
玉溪:玉溪边。
畔:旁边。
故人:旧友。
爱:情感。
停杯:停下酒杯。
问:询问。
我:我。
请:请允许。
以:用。
闻:所闻。
万事:万事。
好:好。
赏咏:欣赏赞美。
岩岩:高峻。
匡俗庐:匡俗庐。
极高大:非常大。
曲折:奥秘。
愿:希望。
勿:不要。
遗:遗漏。
烟波:烟雾波涛。
湓浦:湓浦。
游:游览。
风月:风月之夜。
庾楼:庾楼。
会:相聚。
以兹:以此。
供:激发。
芜累:杂乱思绪。
著幽禅:深研佛理。
直欲:志在。
三昧:禅定。
饱参:遍览。
山南北:山水南北。
显晦:荣辱。
归来:归来说。
圣处:圣境。
果:究竟。
文字外:文字之外。
荒怪:荒诞怪异。
屋漏:屋漏偏逢。
实:确实。
临:遭遇。
斯言:此言。
无愧:无愧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写给好友范益谦的赠诗,表达了对友人迁居九江的祝贺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诗人以“君为九江行”起句,赞赏友人选择的九江之地,认为那里有风云际会的气象。他想象友人在玉溪畔停船,表达了对旧友情谊的不舍。

接着,诗人邀请友人分享迁居后的所见所闻,表示对九江的赞美,特别提到匡俗庐的崇高与深远,希望友人能从中领悟人生哲理,不要被琐事牵累。他还提及湓浦的烟波和庾楼的风月,这些都是可供创作的灵感源泉。

诗人鼓励友人深入禅修,不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他强调,真正的智慧超越文字,体现在生活和修行之中。最后,诗人表白自己对友人的期待,即使言语朴素,但出自真心,没有虚妄。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景物和寄寓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理解和对友人品格的期许。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

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

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于菟。

勤公见索扫地无,公自瑶碧玱华琚。

形式: 古风

次绿字韵

舍前南山青,舍后北山绿。

扪萝涉其巅,策杖绕其足。

中间奇绝处,表里见心腹。

登临岂不佳,老境日以蹙。

谁知怪石供,能坐我郊牧。

政应索幽遐,何惮越川渎。嵚?庾岭南,美者色苍玉。

赏音无东坡,尤物多跧伏。

今年致书求,屡以可否卜。

故人为遣送,健步远相逐。

虽非古仇池,要是好崖谷。

似为天所矜,此段独从欲。

深惭舁致重,路转知几曲。

安得沧海神,鞭笞使之速。

形式: 古风

次雪峰空老韵二首(其二)

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

须知千里间,只共一明月。

陈家参玄人,道眼应一瞥。

为语管城君,相从炽然说。

形式: 古风

次雪峰空老韵二首(其一)

雪峰僧中龙,此道谁与共。

萧然两伽陀,不举似大众。

独贻茶山老,以当蒲塞供。

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