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二)七夕

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相思惟恨不相逢。

及至相逢还是、去匆匆。垂丝插竹真堪笑。

欲乞天孙巧。天孙多巧漫多愁。

巧得千般争解、劝郎留。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偓的《虞美人(其二)·七夕》,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不舍。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

"飞桥驾鹊天津阔" 一句,以神话中仙女乘鹊桥相会的情景,描绘了一幅广阔无垠的天空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云驭看看发",则是形容心中的忧愁和期待如同云一般在心头盘旋。

"相思惟恨不相逢" 直抒胸臆,表达了两颗心灵渴望相遇却又不能如愿的痛苦。"及至相逢还是、去匆匆",则是即便能够短暂相聚,也不过是匆忙而过,没有半点停留之意。

"垂丝插竹真堪笑" 一句,运用了插竹以示情思的诗词常规,透露出对对方的深情。"欲乞天孙巧",则是在表达想要向仙女借取些许智慧和手段,以维系这份脆弱的情感。

"天孙多巧漫多愁" 是说即便是仙女也难免有无尽的忧愁。"巧得千般争解、劝郎留",则是在表达诗人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去劝说心爱之人不要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神话的运用,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既有对相思的渴望,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以及对爱情脆弱性的理解和接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与哀愁。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三)

双眸剪水团香雪。云际看新月。生绡笼粉倚窗纱。

全似瑶池疏影、浸梅花。金翘翠靥双蛾浅。

敛袂低歌扇。羞红腻脸语声低。

想见流苏帐掩、烛明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春日山行

云峰叠叠路斜斜,隔洞炊烟三两家。

何处有香来不断,嫩风微雨落松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居漫兴

莫笑山庄小,偏于隐者宜。

门当八字路,园葺五经篱。

地暖花开早,天寒酒熟迟。

不须鸡报晓,已得数联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怀

柳阴满地水平池,门掩青春刻漏迟。

蝶梦任渠分尔汝,蛙声谁复计公私。

刘伶混世酒一石,梁叔逃名歌五噫。

午睡觉来风动竹,自收隔夜著残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