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三)题盱江伟观

城头杰观峥嵘,重阑下瞰苍龙脊。

镂珉盘础,雕檀竦楶,玲珑金碧。

华子冈头,麻源谷口,神仙窟宅。

道至今清夜,月明风冷,常隐隐、闻笙笛。

翠壁烟霞缥缈,更寒泉、飞空千尺。

数峰江上,孤舟天际,夕阳红湿。

抖擞征尘,浩然长啸,跨青鸾翼。

向凤岗西望,遥酾斗酒,酹文章伯。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城头巍峨的楼阁耸立,俯瞰着苍龙般的山脊。
精美的珉石装饰着地基,檀木雕刻显得高大,金碧辉煌。
华子冈的山顶,麻源谷的入口,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夜晚的道路依然清晰,月光皎洁,风中常常传来笙笛声。
翠绿的峭壁云雾缭绕,还有飞流直下的泉水,高达千尺。
江上的几座山峰,天边孤独的舟船,夕阳映照,景色醉人。
抖落旅途的疲惫,豪迈地长啸,欲乘青鸾飞翔。
向凤岗西边眺望,遥遥斟满酒杯,敬献给文采斐然的大师。

注释

峥嵘:高峻挺拔。
阑:栏杆。
脊:山脊。
镂珉:雕刻珉石。
础:地基。
华子冈:地名。
麻源谷:地名。
窟宅:洞穴或住宅。
清夜:寂静的夜晚。
笙笛:笙和笛子。
翠壁:绿色峭壁。
缥缈:若隐若现。
寒泉:冷泉。
数峰:几座山峰。
红湿:被夕阳染红。
征尘:旅途中的尘土。
浩然:豪迈。
青鸾:神话中的神鸟。
凤岗:地名。
酾:斟酒。
文章伯:文章大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的情感抒发。诗人通过对比拟人化的手法,将城头比作“杰观峥嵘”,重阑下瞰之处则是“苍龙脊”,增强了景物的雄伟与神秘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笔力,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精神追求。

镂珉盘础和雕檀竦楶等用词,则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以及对艺术加工美化自然之物的赞赏。华子冈头、麻源谷口这些地名,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地理特色,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想象的空间。

诗中“常隐隐、闻笙笛”一句,通过听觉的描绘,使人仿佛能听到那清冷夜晚笙笛的声音,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翠壁烟霞缥缈,更寒泉飞空千尺,则是对山水之美的一种极致写照,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壮丽与神秘的交织。

数峰江上孤舟天际,夕阳红湿,是诗人借景抒情之处,那一副萧索孤寂中透露出的一丝温暖和生命力的画面,令人唏嘘。抖擞征尘,浩然长啸,跨青鸾翼,则是诗人的豪放与自如,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飞扬。

向凤岗西望,遥酾斗酒,酹文章伯,是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一种致敬。这里的“酹文章伯”可能指的是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久远,如同古时酹酒一般,越陈越香。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33)

严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仁工词,有《清江欸乃集》不传,《文献通考》行于世。存词30首

  • 号:樵溪
  • 籍贯:邵武(今属福建)
  • 生卒年: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二)题天风海涛呈潘料院

飙车飞上蓬莱,不须更跨琴高鲤。

砉然长啸,天风澒洞,云涛无际。

我欲乘桴,从兹浮海,约任公子。

办虹竿千丈,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

谁榜佳名空翠。紫阳仙、去骑箕尾。

银钩铁画,龙拿凤翥,留人间世。

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

到而今,幸有高亭遗爱,寓甘棠意。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一)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

翼然新榜高亭,翰林铁画燕公手。

滁阳盛事,何人重继,湟川太守。

太守谓谁,文章的派,醉翁贤胄。

对千峰削翠,双溪注玉,端不减、琅琊秀。

坐啸清香画戟,听丁丁、滴花晴漏。

棠阴昼寂,细赓宾客,竹枝杨柳。

只恐明朝,绨封趣觐,未容借寇。

尽江山识赏,盐梅事业,焕青毡旧。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上韵州方检详,时有节制之命

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

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

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

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

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

铁骑千群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

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归朝欢(其一)南剑双溪楼

五月人间挥汗雨。离恨一襟何处去。

双溪楼下碧千寻,双溪楼上匏尊举。晚凉生绿树。

渔灯几点依洲渚。莫狂歌,潭空月净,惨惨瘦蛟舞。

变化往来无定所。求剑刻舟应笑汝。

只今谁是晋司空,斗牛奕奕红光吐。

我来空吊古,与君同记凭阑语。

问沧波,乘槎此去,流到天河否。

形式: 词牌: 归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