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原早望

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承蒙故乡书信举荐,但还未能回到长安。
时光随着渭水流逝,春天的气息已登上秦台。
燕子掠过平坦的草地离开,人们顶着细雨前来。
春风在故乡吹拂,又过了几度花开。

注释

一:谦辞,表示自己受到推荐。
乡书:故乡的书信推荐。
长安:古都长安。
未得回:未能返回。
年光:时光。
逐:追逐,随同。
渭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
秦台:秦代或唐代的高台,代指长安城。
燕掠:燕子飞掠。
平芜:平坦的草地。
人冲:人们冒雨前行。
细雨:小雨。
东风:春风。
故里:故乡。
花开:花开的季节。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诗人在长安未能返回故乡,一种无奈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年光逐渭水"比喻时光流逝如同溪水不断流淌,无法挽留;"春色上秦台"则是春天的景色已经登上了秦地(古指关中地区)的高台,可见春意浓厚。燕子在平坦的芜花丛中穿梭,人们则在细雨中匆忙前行,皆表现出早春时节的生动画面。

"东风生故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东风吹拂,让万物复苏,也让诗人的思念之心更加迫切。最后一句"又过几花开"则是诗人在询问,又要经过多少开放的花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地,或许是在表达对返回家乡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柘枝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

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

亚身踏节鸾形转,背面羞人凤影娇。

祗恐相公看未足,便随风雨上青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览杨校书文卷

跪伸霜素剖琅玕,身堕瑶池魄暗寒。

红锦晚开云母殿,白珠秋写水精盘。

情高鹤立昆崙峭,思壮鲸跳渤澥宽。

谁有轩辕古铜片,为持相并照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贻美人

诸侯帐下惯新妆,皆怯刘家薄媚娘。

宝髻巧梳金翡翠,罗裙宜著绣鸳鸯。

轻轻舞汗初沾袖,细细歌声欲绕梁。

何事不归巫峡去,故来人世断人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无相禅师入关

九衢车马尘,不染了空人。

暂舍中峰雪,应看内殿春。

斋心无外事,定力见前身。

圣主方崇教,深宜谒紫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