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刘城的《村居杂感用所南郊行即事韵(其二)》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世态的微妙。首句“屣重泥沾齿”形象地写出农人劳作时鞋底沉重,泥土粘满牙齿的辛苦场景。接着,“风高雨欲沱”展现了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暗示着农民生活的艰难。
“刑天方舞戚,蜗角尚称戈”运用典故,刑天是古代神话中的勇猛人物,即使在困境中仍挥舞武器,这里象征着农民面对困难不屈的精神;而“蜗角尚称戈”则比喻即使微小如蜗牛角的地方,也存在着争斗,暗示社会纷争不断。
“群计田分耦,谁言海不波”进一步揭示了农村生活的现实,田地分配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微妙,暗示着人心的不平静。“海不波”原意为海面平静,这里反用,表示人心难以平静。
最后两句“荣期虽有乐,带索未成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生活艰辛,但仍有希望和快乐,然而这些尚未转化为欢歌,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清代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世态的复杂,寓含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