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口泛舟出太湖眺洞庭山

太湖三万六千顷,中有洞庭高巍巍。

罗浮岱岳接南北,东通王屋西峨嵋。

灵鼯仙蝠糅杂聚,琪花瑶草蒙茸披。

壶山蓬岛或彷佛,楼台金碧天琉璃。

驾船往溯蠡墅口,颠风骇浪来拉摧。

胸中五岳欲迎拒,到眼漰渤还无涯。

须臾万山络绎赴,未穷奥折先瑰奇。

大山挺立孤兀兀,小山仰拱罗累累。

金庭谽谺玉柱卓,圣姑绰约毛公羸。

回翔盘踞复踔跃,凤鸾狮象鼋鼍龟。

倒影滉漾错青碧,七十二朵芙蓉垂。

千帆如织出复没,时与白鸟相昂低。

冰夷水伯忽屏敛,云绵霞彩交丹黧。

橘橙柑杏难目析,蚴蟉秾郁纷如荠。

闻昔石箧探素简,䃔䃧虚洞穷灵威。

后有继者神仙鲍,呵叱圈虎驱佛狸。

我欲蜿蜒搜脉络,缒险安得神禹欙?

元关拒绝猝难到,仰面挢舌生吁噫。

祇今蓬勃饱耳目,已令摩荡开心脾。

扼其巨要略纤琐,天平邓尉真婴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泛舟太湖,眺望洞庭山的壮丽景象。开篇以“太湖三万六千顷”展现湖面广阔,接着列举罗浮、岱岳等名山,突出洞庭山的巍峨。随后,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洞庭山上灵异之物,以及奇异的自然景观,如壶山、蓬岛、楼台金碧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

诗人乘船前往蠡墅口,遭遇颠风骇浪,却并未影响其对美景的欣赏。他将自己比作胸中装着五岳的巨人,面对无边的湖水,既感到迎拒,又觉无尽的辽阔。随着船只穿梭于万山之间,诗人赞叹山峦的错落有致,以及山中各种形态的生物,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湖面上,千帆竞发,与白鸟相映成趣,冰夷水伯隐匿,云霞交织,色彩斑斓。橘橙柑杏等果实繁多,色彩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诗人提到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如石箧探简、神仙鲍等,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深入探索这一片天地的愿望,但面对如此宏大的自然景观,感叹难以触及其核心,只能仰望而生出叹息。然而,眼前的景象已经足够令人心旷神怡,激发了内心的激情与活力。诗人总结道,尽管无法完全掌握这广阔世界的每一个细节,但邓尉山的美丽如同婴儿般纯净,足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春词

杨柳大道青,春风吹晓莺。

摇漾无尽色,宛转不堪情。

酒市玉骢系,画桥油碧行。

青楼有少妇,默坐倚银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歌

丰碑人不识,寒色满泉台。

草木秋风尽,牛羊日夕来。

捷书燕马递,牙戟渭营开。

功定身千古,欷歔上将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岁暮四章(其一)

夏旱秋霖叠叠逢,岁华荏冉又穷冬。

横江阡陌无春色,积雪山城变惨容。

逵泽民饥千灶冷,常平粟朽万仓封。

救荒莫补书生策,默祷句芒验土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岁暮四章(其二)

迷霿旬月海东旸,挟筴占晴起惑皇。

鞭令喧衙官谳盗,券书积案楮充粮。

芜亭野食烹无狗,歧路亡人哭等羊。

太息谁家贵公子,狐裘锦勒过通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