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
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银鞍玉镫黄金辔,广路长鸣增意气。
富平公子韩王孙,求买倾家不知贵。
芙蓉高阙北向开,金印紫绶从天来。
路人回首无所见,流风瞥过惊浮埃。
如何弃置归皂栈,踠足垂头困羁绊。
精神惨澹筋骨羸,举目双睛犹璀璨。
伏波马式今已无,子阿肉腐骨久枯。
举世无人相骐骥,憔悴不与驽骀殊。
神兵淬砺精芒在,宝鉴游尘肯终晦。
君今鬋剔被鸣鸾,尚能腾踏昆崙外。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剑山中断融为川,清江双流郁回旋。
沟塍阡陌粲如绣,香粳紫芋皆良田。
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衮衮生英贤。
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
猎缨鸣佩走声望,出入金马如云烟。
奈何应辰独壈坎,华发未得离宾筵。
玙璠悬黎已为宝,结绿岂得偏弃捐。
愿君弹冠自重惜,邑人行诵子虚篇。
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
至宝识之希,未必谐众目。
应辰仰高风,跂耸自西蜀。
平生未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得官当入秦,行李未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
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
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
论诗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若饫粱肉。
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
长安十五驿,重复问川陆。
置诗怀袖间,勌懑辄披读。
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白鹄出江渚,刷羽何鲜新。
志陵青霞端,欲饮天汉津。
清飙未我与,陂泽聊逡巡。
偶为虞罗获,远趣无由伸。
樊笼厌局促,野性那能驯。
庭除数惊顾,惨惨常畏人。
皓素不入俗,众目谁为珍。
稻粱不充腹,日与鸡鹜邻。
举头畏太高,俛啄空愁辛。
萧萧敛六翮,憔悴伤精神。
男儿五十不如意,青衫华发游埃尘。
向为盐官北如晋,今为幕吏西适秦。
慨然遂欲抛手板,拂衣高蹈锦水滨。
长竿短艇入烟雨,放歌酣饮攲乌巾。
方今圣朝清似水,林空谷静无隐沦。
吾君梦卜偶未到,勿学君平与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