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坛(其三)

空山万幽木,弹以终日风。

无弦自秋曲,奏满天地中。

爱之以心灵,听之以耳聪。

道人抱琴来,此意不可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山、木、风、琴声,构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空山万幽木,弹以终日风。” 开篇即以“空山”为背景,万木幽深,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宁静之中。接着,“弹以终日风”,风似乎成了演奏者,它在山间自由地游走,吹拂过每一棵树梢,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悠长的乐章。

“无弦自秋曲,奏满天地中。”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没有实际的乐器和弦线,却能自成一曲,这曲子充满了秋天的韵味,不仅在山林间回荡,更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这里运用了“无弦”与“秋曲”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以及这种美超越了物质的形式,直达心灵深处。

“爱之以心灵,听之以耳聪。” 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他不仅用耳朵去聆听,更用心去体验,这种体验是深入骨髓的,是心灵的共鸣。

“道人抱琴来,此意不可通。” 最后一句引入了一个“道人”,他带着琴来到这空山之中,似乎想要与这自然之美相融合,但这种融合并非言语所能表达,而是超乎寻常的、难以言喻的境界。这里的“此意不可通”,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层次的连接与理解,可能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主题。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深沉而内敛,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22)

刘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瀑布泉

瀑布宜终宵,幽鸟时一吟。

浩然太虚际,始识本来心。

情闲日自长,步远意亦深。

更携九节杖,插遍萧萧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三岩游

混成初造物,幽绝故离群。

入户清容月,分栖淡借云。

木阴阑暑气,泉滴厌秋闻。

欲索秦人记,消磨篆不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混元峰

青泥切石剑无迹,丹水含英鼎飞出。

仙风绝尘鸡犬喧,杉松老大如人立。

形式: 七言绝句

题笼空岩

苍崖如堂水如布,桥危如绳石如锯。

不有樵夫踏破云,世间可复知深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