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舟与何子贞既构顾先生祠刻亭林年谱成因得睹蔡小石司业家藏万年少秋江别思图图作以赠亭林者也石舟与子贞各摹其画及识语并程氏易畴题跋装为卷石舟手书亭林赠万举人诗又所作次顾韵题此图诗补成顾祠秋祭诗并录于卷属赋诗得五言一首

先生圣人徒,间世乃一逢。

古音吹伶伦,调以嶰谷筒。

四部付日知,百川导之东。

郡国有利病,昭然发其蒙。

平生求友心,择善得所从。

如登东鲁堂,七十为齐踪。

艰贞守薇蕨,九州一飞蓬。

城南旧寄居,释家檐宇重。

庑下想遗躅,摩挲见双松。

二君实创议,构祠植垣墉。

陈书会朋旧,荐馨申敬恭。

纪年述遗事,传志备始终。

因睹万生画,衰柳烟濛濛。

当年渡江淮,藏名随市佣。

诗画互酬赠,翩然两冥鸿。

分摹各藏袭,仰止心无穷。

维昔夫子圣,三千悉陶镕。

六艺式古训,纤微逮鱼虫。

盘薄际天人,今古为会通。

规矩范身心,高明守中庸。

勉以慥慥志,裕为经纶功。

举措谓事业,知言能折冲。

发之于音声,大乐鸣黄钟。

论述开子史,伦物胥函容。

生知与困学,入圣境则同。

岂稍涉藩篱,而遂以自封。

学者有通病,褊仄自矜崇。

是己而非人,喧竞失至公。

先生坦无私,孔教与折中。

儒林二百年,皎月澄心胸。

抚画诵遗诗,乡往夙所宗。

学浅拾朴砾,追琢惭良工。

因诗谂二君,惠言与摩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胡焯对中国古代学者顾先生的赞美和纪念之作。诗人首先赞扬顾先生如同圣人般难得一遇,他的学问深邃,音乐修养极高,对国家有益,善于择善而从。顾先生生活简朴,坚守节操,如同飞蓬漂泊各地。他在城南旧居,与佛家交往,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祠堂的建立和书籍的陈设都体现了对他德行的追忆。

诗人提到顾先生的弟子们创作祠堂,聚会朋友,表达敬意,并记录了他的事迹。看到万年少的画作,诗人感慨万分,顾先生的诗歌与画作相互辉映,如同两只翱翔的鸿雁。他们各自临摹画作,对顾先生的仰慕之情无尽。

诗中提到顾先生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的广泛性和公正性,以及他通过艺术和言论影响后世。顾先生的成就超越了时代,他的教导如黄钟大吕,深远影响着后世学者。诗人感叹自己学识浅薄,但仍努力追求卓越,借此诗向两位朋友表达感谢和鼓励。

整首诗充满了对顾先生的敬仰和对学术精神的推崇,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学者们对于师道和学术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2)

胡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武肃王像为王裔孙若浩题

唐宋之间五十祀,六姓一十四天子。

一镇东南屹然峙,乃与五代相终始。

夹马营,真人生。

华山隐者堕驴笑,天下从今始太平。

翩然卷甲输归诚,铁券金瓯垂令名。

天意亡唐不可挽,固知神器难力征。

又况东南地势难与西北争,后来南渡嗟何成。

谋国岂合学孤注,竖儒乃议勤王兵。

君王智略济神武,与民休息成乐土。

莽莽中原纷弈棋,烽火漫天震鼙鼓。

六桥风月圣湖烟,百万生灵独安堵。

怜才一事更可人,足使孤寒皆气吐。

司勋毷氉一青衫,文绮蒲轮来幕府。

钱塘祠宇肃清高,灵气英风照千古。

时清将种更儒巾,子孙世列清华谱。

兰芽瑜珥何联翩,灵运诗篇先述祖。

即今遗像俨须眉,纸上飒爽来英姿。

锦裘骏马好结束,想见江东转战时。

形式: 古风

江阴阎公祠

暨城斗大江之隅,县慰一官尤区区。

天柱倾颓地维裂,孤垣七尺屹不折。

王师百万渡江来,降幡遍竖城门开。

江南一路传檄定,当车螳臂何愚哉。

大令弃城走,主簿迎马首。

吾所守者国与君,无国无君谁与守。

我公一怒须戟张,奋身许国辞慨慷。

一成一旅尚尤复,矧兹百雉雄金汤。

谁知天心在鼎革,早识全军气如墨。

城中雀鼠供饔飧,麾下南雷共心力。

月轮惨惨挂围城,剑戟薄霜寒逾明。

乌鹊不鸣鼓角寂,一营唱彻《转五更》。

曲声凄苦笛迸裂,此夕三军泪如血。

西风萧萧江水寒,饮入我军亦惨绝。

一朝城陷公坦夷,噬指自书绝命词。

一丈之帛三十字,血光宝气何淋漓。

太祖养士长已矣,犹有江干一典史。

人物独殿十七朝,江山手挽三百里。

此材乃屈簿尉资,有明之亡亦已迟。

中原六军一朝溃,谁与主者曰督师。

新安长平事非偶,自甘骈死古罕有。

六七万人无一降,万骨茔高积如阜。

灵祠恰傍东平王,人称公是张睢阳。

我谓公节更青进,夷齐庶几同辉光。

圣朝宽大迈前古,优诏褒嘉锡祠宇。

成周穆考亦神圣,不封首阳一抔土。

形式: 古风

东阿王墓

风雅黄初有正声,雄文八斗冠群英。

中原莽莽戈鋋气,东阁翩翩诗酒情。

羞与父兄同事业,不教宾客掩才名。

如君位望犹求试,泪洒空山裋褐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木

落木竟无边,萧萧客馆前。

壮心悲落日,乡思逼残年。

寒鹊喧枯树,霜鸿唳远天。

几茎添白发,揽镜一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