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

潮汐东来势蹴天,一堤横捍万家全。

陵迁谷变人谁在?海晏河清事独贤。

晓日山川神禹迹,秋风禾黍有虞田。

河渠他日书成绩,应并宣房与代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爱理沙所作的《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通过描绘海堤的壮丽景象和其对百姓生活的保护作用,展现了古代治水工程的伟大与深远影响。

首句“潮汐东来势蹴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潮水汹涌而来,仿佛要触碰到天空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伟。接着,“一堤横捍万家全”则点明了海堤的存在,它如同一道屏障,守护着沿岸的万家生灵免受海潮侵袭,体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巧妙结合。

“陵迁谷变人谁在?”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暗示了海堤虽能抵御一时之患,但面对自然的无常,人类的存续仍充满不确定性。然而,“海晏河清事独贤”则转而歌颂海堤的建设者们,他们的功绩如同海清河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晓日山川神禹迹,秋风禾黍有虞田”两句,进一步将治水工程与古代圣王禹的传说相联系,赞美了海堤不仅是一项物质成就,更蕴含着对先贤智慧的传承与致敬。同时,也通过“晓日”与“秋风”的交替,描绘了一幅四季更迭、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强调了海堤对于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最后,“河渠他日书成绩,应并宣房与代传”表达了对未来治水工程的期待与信心,认为这些伟大的工程将被历史铭记,并世代相传,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堤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突出了人类智慧与努力的价值,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未来展望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

爱理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鹤年之次兄。至正间进士,官应奉翰林文字

  • 字:允中

相关古诗词

小游仙

河汉无声海月寒,长鲸吸浪洞庭乾。

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几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赵仲穆画看云图

青山与浮云,终日淡相守。

山为云窟宅,云为山户牖。

无心成白衣,有意变苍狗。

人情亦如云,寄语看云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巫峡云涛石屏志

谢家绿玉屏,不琢龟甲形。

方若陟釐纸,粉缥带苔青。

秀洁庚庚绝文理,十二巫峰横隐起。

芙蓉照影立亭亭,远落巴江一江水。

素湍汹涌翻绿涛,长风吹云白月高。

三峡涛声满人耳,个中独欠孤猿号。

胡僧谩有金壶汁,洒向素缣图不得。

女娲鍊石作五彩,点染料应无此色。

此石产景由天工,略假石人磨削功。

石色欲尽玉色起,汎沉天碧涵清空。

君不闻大食贡石莹如玉,中有奇松四时绿。

六月凉风卷翠涛,瑟瑟秋声战空屋。

又不闻杨家古屏刻水精,中有为云之美人。

海绡衣裳为烟雾,姓名自语非真真。

二物化去固已久,价重隋珠难再有。

君家玉屏独在世,勿落忍人豪夺手。

我闻故人杨铁仙,束带拜之如米颠。

起来发狂捉铁笔,醉墨写入青瑶镌。

何日乘舟上鱼复,唤取巴童唱巴曲。

更借丹丘粉墨屏,对案巫山真面目。

形式: 古风

玉鸾谣

七宝城中夜吹笛,舞按白鸾三十只。

个中小玉号细腰,尾拂广陵秋月白。

伐毛脱骨秋风里,素颈圆长尺有咫。

中虚一窍混沌通,上有连珠七星子。

羿妻久闭结璘台,弄玉求之遗箫史。

调得仙家别鹄声,吹落虎头金粟耳。

桂园仙伯杨铁翁,昔豢洞庭双铁龙。

雌龙入海去不返,雄龙鳏处琼林宫。

宫中夜夜泣寒雨,幽咽悲啼作人语。

燃犀莫照玉镜台,买丝难系蓝桥杵。

虎头怜之为媾婚,并刀剪纸招鸾魂。

鸾之来兮洞房晓,恍然枕席生春温。

铁仙翁,笑拍手,左琼琼,右柳柳。

琼琼细舞柳柳歌,起劝虎头三进酒。

画堂龟甲开屏风,翠烟凝暖春云浓。

大瓶酒泻鹦鹉绿,满头花插鸳鸯红。

鸾兮运居巢,龙兮弄横竹。

君山月落大江秋,黄姑星殒昆冈玉。

不须再奏合欢辞,且听和鸾太平曲。

太平曲,断还续,一转一拍相节促。

谐宫协徵宣八风,寒谷能令生五谷。

鸾龙台上凤皇来,万岁八音调玉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