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

筑室傍南山,山空蕨可摘。

绝磴俯寒流,崩崖欹断石。

径曲草渐迷,砌滑苔如积。

地似桃源幽,心学枯禅寂。

蠹简辨蝌文,尘床看鼠迹。

但抚一弦琴,莫衒连城璧。

梅开始知春,蓂落岂须历。

少食鲜所营,久卧渐成癖。

四海讵云遥,三公不足易。

浩荡物无仇,逍遥以自适。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筑室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句“筑室傍南山”,点明了隐居之所的位置,山林之间,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宁静脱俗的氛围。接着,“山空蕨可摘”一句,通过采摘野菜的日常活动,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自足。

“绝磴俯寒流,崩崖欹断石”描绘了山间险峻的景象,绝壁之上,寒流奔腾,崩崖倾斜,断石嶙峋,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映射出隐士面对艰难环境的坚韧不拔。

“径曲草渐迷,砌滑苔如积”则转向对小径和台阶的描写,曲折的小路被杂草覆盖,湿滑的石阶长满了厚厚的青苔,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地似桃源幽,心学枯禅寂”将隐居之地比作世外桃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内心追求的是禅定般的平静与空灵。

“蠹简辨蝌文,尘床看鼠迹”通过阅读古书和观察日常琐事,隐士在平凡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体现了他对知识和自然的热爱。

“但抚一弦琴,莫衒连城璧”表明隐士更看重心灵的慰藉而非物质的奢华,弹奏一曲简单的琴声,胜过炫耀珍贵的宝玉。

“梅开始知春,蓂落岂须历”以梅花报春和蓂草落叶为喻,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隐士在自然的循环中找到了生命的节奏。

“少食鲜所营,久卧渐成癖”描述了隐士饮食简单,生活悠闲,甚至有些懒散的状态,但这正是他追求的自在生活。

“四海讵云遥,三公不足易”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认为四海虽远,但并非不可到达,但那些高官显爵并不值得追求。

“浩荡物无仇,逍遥以自适”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广阔的宇宙中,万物和谐共存,隐士选择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达到了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猛虎行

朝逐猛虎行,暮逐猛虎宿。

寄命口吻间,形骸常局蹙。

君子处危疑,大道怀肃穆。

东征谨流言,厄陈戒微服。

幼主不我招,众口纷欲逐。

修善苦无馀,袭恶亦不足。

得失在毫芒,祸福争倚伏。

穷巷莽荆榛,幽林恣蛇蝮。

恶露晓沾裳,泥涂纷折轴。

天高剑戟盈,地大网罟属。

忧思苦日长,步危缘涧曲。

性命讵足言,所念在骨肉。

世道有波澜,人情多反覆。

保性任虚舟,存形尚愚谷。

何当凌晨风,超然恣所欲。

形式: 古风

赠汝载(其一)

灿灿园中花,萋萋江上草。

令节既密移,万卉同枯槁。

人生非金石,安得长美好。

所以贵达人,励志事冥讨。

大道讵可还,缅思丰与镐。

中夜起揽衣,愁绝心如捣。

努力承明时,寸阴以为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赠汝载(其二)

我有掌上珠,精光射远日。

遍视世上人,弃掷成泥汨。

惟子差解意,宝之如恐逸。

青阳既倏驰,白日亦西匿。

得失何足言,所尚在胶漆。

请子歌一声,为子发瑶瑟。

白云从东来,霜露空飋飋。

时论薄管鲍,古道固无匹。

形式: 古风

赠汝载(其三)

处世薄面目,结交忌浮沉。

与我千黄金,不若一知心。

知心之可贵,愈于璧与琛。

丹花为君笑,曲涧为君吟。

世患无钟期,不患无良琴。

我有一盍簪,与子表素襟。

谁言将西归,我当溉釜鬵。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