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柳》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秋天柳树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首句“灞陵原上百花残”,开篇即以“百花残”渲染出秋天的萧瑟氛围,暗示季节更替的无情与万物凋零的悲凉。接着“堤树无枝感万端”,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堤边的树木失去了往日的繁茂,引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波动。
“攀折竟随宾客尽,萧疏转觉道途寒。”这两句通过“攀折”与“宾客尽”的形象对比,表现了繁华过后的孤独与冷清,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月斜楼角藏乌起,霜落河桥驻马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画面:月光斜照,乌鸦飞起,霜降河桥,行人驻足。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深深眷恋。
最后,“正值使臣归去日,西风别泪望长安。”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指向。在使臣即将离开的时刻,诗人望着长安,眼中满是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秋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力,以及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曹溶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静美悠远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