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与朱竹垞分别三十六年后,在广州重逢的第三天,为朱竹垞即将再次离去而作。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三日江边驻客船”,开篇即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停留的场景,暗示了这次相聚的短暂与珍贵。“菩提坛下又离筵”,接着点出相聚地点,菩提坛,佛教圣地,暗含着对友情的深厚与神圣。“如何三十六年别,一日分为十二年。”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叹和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三十六年的别离,仿佛只是过了一日,却已分成了十二年,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和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陈恭尹作为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