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游人久不归

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

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私意尽,行看鬔鬓稀。

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故乡渺茫在远方天际,我满怀惆怅地遥望归途。
长久在外漂泊,时光漫长,周围景物虽美却触动思乡之情。
渐渐感到个人情感已消磨殆尽,回头一看,两鬓已添了不少白发。
身处千里之外,我怎能不心生感慨,泪水沾湿了衣裳。

注释

乡关:故乡。
眇:渺茫。
天末:远方天际。
引领:遥望。
怅怀:惆怅的心情。
羁旅:长期在外漂泊。
久:长久。
淫滞:漫长。
物色:周围景色。
屡:多次。
芳菲:美丽且引人注意的景色。
稍觉:渐渐感到。
私意:个人情感。
尽:消磨殆尽。
稀:增添、增多。
如何:怎能。
伫立:站立不动。
沾裳衣:泪水沾湿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两句,以"眇"字形容远方家乡的模糊不清,以及心中牵挂着归家的愁绪。"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则表达了游子长时间客居他乡,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其中"羁旅"指的是被拘留在外的旅人,"物色"则是对周遭景物的总称,通过"屡芳菲"来描绘季节更迭、自然景物依旧繁盛,以此映照游子心中的愁绪。

接着"稍觉私意尽,行看鬔鬓稀"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私意尽"意味着内心深处的情感已经耗尽,而"行看鬔鬑稀"则是对自己流年忘返、青春不再的无奈感受,"鬎鬓"指的是头发稀少,是岁月流逝和老态龙钟的象征。

最后两句"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则是对远方家乡深情的呼唤。尽管相隔千里,但心中总有一股力量牵引着自己想要归去。在这里,"伫立"形容的是停留不前,而"沾裳衣"则是因思念而泪湿了衣襟,以此强调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迫切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游子的孤独、怀旧与渴望归家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7)

刘孝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

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见。

岩岩石帆影,如得海风便。

仙穴茅山峰,彩云时一见。

邀君共探此,异箓残几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赠韩思彦

意气百年内,平生一寸心。

欲交天下士,未面已虚襟。

君子重名义,直道冠衣簪。

风云行可托,怀抱自然深。

落霞静霜景,坠叶下风林。

若上南登岸,希访北山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嘲赵谦光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商飙凝素籥,玄览贲黄图。

晓霜惊断雁,晨吹结栖乌。

寒花低岸菊,凉叶下庭梧。

泽宫申旧典,相圃叶前模。

玉砌分雕戟,金沟转镂衢。

带星飞夏箭,映月上轩弧。

庆展簪裾洽,恩融雨露濡。

天文发丹篆,宝思掩玄珠。

承欢徒抃舞,负弛窃忘躯。

形式: 排律 押[虞]韵